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計成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reer Maturity
作者: 林幸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生涯發展理論強調個人生涯發展係一連續的歷程,而各個發展階段有其不同的發展任務,且前一階段的發展情形會影響下一階段的結果,因此有必要了解各個發展階段的狀況,以做為輔導之參考。蘇波(D.E. Super)採取發展心理學上有關成熟的概念,創用「生計成熟」一詞做為了解個人適應並完成各項發展任務的準備程度。
  生計成熟依評量的目的之不同而有兩種評量方法:
1.生計成熟甲(Vocational Maturity I):係以年齡為準,根據每個年齡階段所預期的發展任務,衡量個人在整個職業生活歷程中所達到的程度,用以表示其成熟的程度;如個人真正完成的發展任務超越其生理年齡所應面對的發展任務,則表示其生涯成熟較高。2.生計成熟乙(Vocational Maturity II):係以各個發展階段的發展任務為標準,衡量個人達成該階段發展任務的情形。如個人已成功地完成該階段的發展任務,則就其目前情況而言,即已達到生涯成熟的程度。由於各個發展階段的任務不同,因此蘇波特別界定六個生計成熟的向度做為評量探索階段的指標:
1.職業選擇取向(orientation to vocational choice):指個人對職業選擇的關切與運用各種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2.資料與計畫能力(information and planning):指蒐集有關的資料、做計畫的能力。3.職業選擇的一致性(consistency of vocational choice):指個人的發展歷程中,前後所做之選擇的範圍、層次及職業體系之穩定一致情形。4.人格特質的具體化(crystalization of traits):指與職業有關的特質(如性向、興趣、獨立性等)發展具體化的程度。5.職業獨立性(vocational independence):指個人在職業選擇上的獨立程度。6.職業選擇的睿智(wisdom of vocational choice):指個人所做之選擇與其能力、活動、興趣、社經背景等吻合的程度。蘇波曾據此架構編製〔生涯發展量表〕(Career Development Inventory, 簡稱GDI);克萊茲(J.O. Crites)亦根據同一概念發展一套階層式系統化的〔青少年生計成熟模式〕(Career Maturity Model in Adolescent)及〔生計成熟量表〕(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 簡稱CMI),兩種工具皆頗受重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計成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