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龜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ū guī |
解釋:
1.動物名。身體呈扁形,背部有長圓形硬殼,黑褐色。有花紋,頭尾及四肢皆可縮入甲殼內。趾有蹼,能游泳,生長在湖泊、河川中,以雜草、小動物為食。甲殼可以入藥。也稱為「王八」、「元緒」。 2.譏諷妻子與外人有不正常性關係的人。《五雜組.卷八.人部四》:「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為烏龜,蓋龜不能交而縱牝者與蛇交也。」《清稗類鈔.獄訟類.王祥雲殺徐二案》:「兒童六七……,大呼曰:『烏龜來矣。』……祥雲乃箕踞而問曰:『子呼我烏龜,何意?』兒曰:『汝妻與徐二共枕衾,子安得非烏龜?』」也稱為「王八」。 3.罵人的話。指辦事不力、逃避現實而沒有擔當的人。如:「縮頭烏龜」。《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你們這些瞎眼的烏龜,還不替我睜開眼睛看看箱子上的封條,可是我們制臺大人的不是?」 4.譏稱妓院的男主人或男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你不懂,但凡娼家烏龜,必是性狠的。你妹子既來歷不明,他家必緊防漏洩。」《負曝閑談》第一三回:「正待開言,樓下烏龜一疊連聲的喊著客人來。」也稱為「八老」、「王八」、「忘八」。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oo-ku
|
解釋:
|
|
同義詞: | 龜 |
音讀: |
oo-kui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烏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