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羅馬大學(羅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man University (Rome)
作者: 李奉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羅馬大學是由羅馬皇帝維斯巴辛(Roman Emperor Vespasian)建立的。在此之前,奧古斯都皇帝(Augustus,原名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 63 B.C.~ 14 A.D.)對學術很有興趣,在羅馬建立了最早的公共圖書館,雖然他驅逐了這個城市裡的所有其他的外國人,卻允許教師留下。後來的皇帝們也繼續對學術給予贊助,但是直到維斯巴辛皇帝(在位時間為69~79)的朝代才採取措施,對學校明確地進行組織和支持。他在「和平祭壇」(The Altar of Peace)所建立的圖書館,是後來羅馬大學的中心;他並從國庫撥款以支持希臘語和拉丁語之修辭學家的講座教學。
  二十四、五歲的羅馬青年在完成修辭學校的教育後,可進入羅馬大學就讀。大學注重專業訓練與雄辯的研究教育,目的則在增進專業知能和實用能力。課程主要有法律學、建築學、醫學、拉丁希臘語文、修辭學、數學和機械等。羅馬大學的教育方法,特別重視演講術和雄辯術的精研。至於法律學、建築學、醫學等教學重點,強調理論與實際的配合,以切合生活的特殊需要。
  羅馬各省城很多青年負笈而來,不過大學的教育缺乏獨立創造的思想,只是對希臘人已經探求過的學術,作形式上和教條上的探討而已,在學術上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
  自基督教在西元三一三年被宣布為國教後,基督教徒和教會的活動日盛。由於基督教會重視信仰的靈修,教育逐漸失去其實用性,變成一種娛樂、休閒的活動,且教育的設施也隨著國家的氣運而江河日下。西羅馬帝國於西元四廿六年滅亡之後,羅馬大學也跟著結束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羅馬大學(羅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