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魯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lǔ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魯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lǔ |
|
解釋:
[形] 愚鈍、笨拙。如:「魯鈍」。《論語.先進》:「參也魯。」三國魏.何晏.集解:「孔曰:『魯,鈍也。』」清.全祖望〈呂語集粹序〉:「言先生少時甚魯,讀書不能成誦。」 [名] 1.國名。參見「魯國」條。 2.大陸地區山東省的簡稱。 3.姓。如戰國時齊國有魯仲連,三國時吳國有魯肅。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魯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魯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lóo
|
解釋:
|
|
| 音讀: | Lóo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魯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1.愚鈍、笨拙。如:「魯鈍」。《說文解字.白部》:「魯,鈍詞也。」《論語.先進》:「參也魯。」三國魏.何晏.集解:「孔曰:『魯,鈍也。』」《晉書.卷五一.列傳.皇甫謐》:「豈我居不卜鄰,教有所闕,何爾魯鈍之甚也!」 2.周朝天子分封諸侯國之一。如:「魯國」。初由周武王分封予其弟周公旦,後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周公長子伯禽為魯侯。轄域包括今大陸地區之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因魯國主要在今山東省,故山東省簡稱魯。 3.嘉美。同「旅」。如:「魯休」、「屯魯」。《史記.卷四.周本紀》:「周公受禾東土,魯天子之命。」宋.裴駰.集解:「徐廣曰:『《尚書.序》云:「旅天子之命」。』」 4.姓。如戰國齊有魯仲連,三國吳有魯肅。 |
|
| 注音: | ㄌㄨˇ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魯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