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頻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ㄩˇㄘˋ˙ㄉㄜㄧˊㄘˋㄐㄧㄝㄧˊㄘˋㄖㄨˊ:「ㄆㄧㄣˊㄈㄢˊ」、「ㄆㄧㄣˊㄖㄥˊ」、「ㄐㄧㄝˊㄅㄠˋㄆㄧㄣˊㄔㄨㄢˊ」。
  2. ㄆㄧㄣˊㄌㄩˋ˙ㄉㄜㄐㄧㄢˇㄔㄥㄖㄨˊ:「ㄍㄠㄆㄧㄣˊ」、「ㄗˋㄆㄧㄣˊ」、「ㄘˊㄆㄧㄣˊ」、「ㄆㄧㄣˊㄉㄠˋ」、「ㄔㄠㄍㄠㄆㄧ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頻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
解釋:
  1. 屢次的、接連的。
    【例】捷報頻傳、戰亂頻仍
  2. 頻率的簡稱。
    【例】高頻、超高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
解釋:
[副]
屢次的、接連的。如:「捷報頻傳」。《後漢書.卷五七.李雲傳》:「是時地數震裂,眾災頻降。」唐.杜甫〈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形]
急迫。《詩經.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國步斯頻。」
[名]
1.頻率的簡稱。如:「高頻」、「超高頻」。
2.姓。如漢代有頻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î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水崖。《說文解字.瀕部》:「󶧡(頻),水崖。人所賓附,頻蹙不前而止。」《隸辨.平聲.真韻.頻字》引〈張納功德敘〉:「《說文》作瀕,從頁從涉。水瀕之瀕即作為頻數之頻。後人省水作頻,為頻數字;移水於旁,為水瀕字。」

2. 迫近、接近。晉.潘岳〈馬汧督誄.序〉:「俾百姓流亡,頻於塗炭。」清.顧炎武〈三月十九日有事於欑宮時聞緬國之報〉詩:「年年霑灑頻寒食,咫尺龍髯近帝旁。」清.王闓運〈儲玟躬傳〉:「大水,自湘陰下,頻洞庭郡縣,圩岸盡決,流民滿塗。」

3. 急迫。《詩經.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國步斯頻。」漢.毛亨.傳:「頻,急也。」

4. 屢次、接連。如:「捷報頻傳」。《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李雲》:「是時地數震裂,眾災頻降。」《晉書.卷七三.列傳.庾亮》:「頃皇家多難,釁故頻仍,朝望國器,與時殲落。」唐.杜甫〈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5. 頻率之簡稱。如:「高頻」、「超高頻」。

6. 姓。如漢代有頻暢。

注音: ㄆㄧ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頻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