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āng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á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āng |
解釋:
[動] 用兩手舉起重物。《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下.費長房》:「長房使人取之,不能勝,又令十人扛之,猶不舉。」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káng |
解釋:
[動] 以肩荷物。如:「扛行李」、「扛鋤頭」。《朱子語類.卷八三.春秋.經傳附》:「古者大夫入國,以棺隨其後,使人抬扛個棺櫬隨行,死便要用,看古人不諱凶事。」《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妝奩亦無長物,惟兩長鬣奴扛一撲滿,大如甕,息肩置堂隅。」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kng
|
解釋:
|
|
同義詞: | 擔 |
音讀: | kong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ㄍㄤ 1. 以雙手抬舉重物。《說文解字.手部》:「扛,橫關對舉也。」清.段玉裁.注:「以木橫持門戶曰關,凡大物而兩手對舉曰扛。」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褰帷斷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2. 數人共同抬舉物品。《說文解字.手部》:「扛,橫關對舉也。」清.段玉裁.注:「兩人以橫木對舉一物亦曰扛。」《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妝奩亦無長物,惟兩長鬣奴扛一撲滿,大如甕,息肩置堂隅。」 ㈡ㄎㄤˊ 1. 以肩荷物。如:「扛行李」、「扛鋤頭」。《水滸傳》第二三回:「武松下了轎,扛著大蟲,都到廳前,放在甬道上。」 2. 承受、負擔。如:「扛活」、「扛責任」。《西遊記》第三五回:「令弟已是死了,不必這等扛喪。」 3. 用言語頂撞。《金瓶梅》第五二回:「你討得頭錢,分與那個一分兒使也怎的?交我扛了兩句走出來,不想哥這裡呼喚。」 |
|
注音: | ㈠ㄍㄤ ㈡ㄎㄤ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扛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