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書帕本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shū pà bě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ū pà běn
解釋:
明代官吏所刻印的書本。此種版本的書,校勘不精,妄加刪改,不為藏書家所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書帕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書帕本是明代隆慶、萬曆年間(1567-1619),地方官吏刻印的書本。當時授官上任,或奉差出使回京,例刻一書,以一書一帕相餽贈。清王士禎〔居易錄〕云:「明時翰林官初上任,或奉使回國,例以書籍送署中書庫,後無復此例矣」。又云:「如御史巡鹽茶,學政部郎權關等差,率出俸錢刊書,今亦罕見」。此類書刊刻多不精工,且妄加刪改,校讎也不審慎,故謬誤頗多。葉德輝〔書林清話卷7.明時書帕本之謬誤〕亦云:「按明時官出俸錢刻書,本緣宋潛司郡齋好事之習。然校勘不善、訛謬滋多,至今藏書家,均視當時書帕本比之經廠坊肆,名低價賤,殆有過之。」不過書帕本大都是官司到任,取當地先哲著作刊板,故甚多不常見之書籍,能藉以流傳,亦書林佳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書帕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