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回溫處理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cclimation
作者: 夏滄琪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係指容許檔案或是其他材質文物進行溫度或是濕度變化調適,特別是當文物自冷藏環境中取出,而在室溫下供研究人員使用時之調節處理過程。文物自冷藏環境中取出時,需要回溫至正常的室溫。此種調整可能需要數小時,端視回溫溫度的差別而定。冷藏並非重要的文物處理時所必須的解決實務方法。
  美國國家檔案及公文管理局對於公文檔案冷藏保存處理指南之規範:在檔案文物之低溫冷藏處理過程中須使用低溫回溫處理室(為具有氣溫控制的回溫空間),當送入/送出冷藏室時,使用回溫處理室以降低因熱空氣的流入而導致的的氣候波動降低到最小。回溫處理室之氣候被設定在特定的溫度和相對濕度,以避免直接由冷藏室移至回溫室,或是檔案文物經回溫室回暖處理後移至普通辦公室時發生水分凝結於材料上之現象。
  檔案文物如僅是由冷藏室移至回溫室檢視時,則不需要裝入袋中,如果檔案文物已經回溫室氣候調整至回暖狀態,即可於無封裝下送回辦公室狀態。然而因為在低溫下將導至塑膠材質變脆,故而在檔案使用之前仍然必須調整至室溫狀態。
經過低溫冷藏處理之檔案應在室內進行回溫處理,而回溫處理時間則視實際情況,可由單件文物的幾天到數箱文物的數週。當檔案文物所置放地點曝露於高相對濕度水準下時,此回溫步驟尤其特別重要。
  依據我國檔案局檔案保存維護手冊對於低溫法處理之規範:當完成低溫冷凍處理自冷凍庫取出後,檔案應放置於庫房或適當場所待恢復至室溫才將塑膠袋剪開拿出檔案,以防止回溫不當而造成材質表面結露現象,而致受處理之檔案易於長黴。Pearce-Moses, R. (2005). A Glossary of archival and records terminology. Chicago: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rah S. Wagner (1996). Cold Storage Handling Guidelines. Retrieved January 13 2012, from http://cool.conservation-us.org/byorg/nara/cold.html.
檔案管理局編(2004)。紙質類檔案蟲菌害防治處理、檔案保存維護手冊。 臺北市:檔案管理局出版。
參考資料:
Pearce-Moses, R. (2005). A Glossary of archival and records terminology. Chicago: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Sarah S. Wagner (1996). Cold Storage Handling Guidelines. Retrieved January 13 2012, from http://cool.conservation-us.org/byorg/nara/cold.html.
檔案管理局編(2004)。紙質類檔案蟲菌害防治處理、檔案保存維護手冊。 臺北市:檔案管理局出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回溫處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