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工具制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作者: 陳李綢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工具制約又稱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學習是行為學派的兩大學習類型。古典制約學習歷程重在個體被動的接受刺激並作反應;而工具制約則強調個體在學習的情境中,需要先主動積極的反應(R),才能經由增強作用(Sr+),使反應與情境中的刺激(S)產生聯結。所以,工具制約學習可以用S-R……Sr+這個公式來表示。工具制約歷程的特點是個體的反應構成一種手段或工具以獲得酬賞或迴避懲罰。
  工具制約學習理論是由施金納(B.F Skinner)提出的;在基本原理上,與桑代克(E.L. Thorndike)嘗試錯誤學習的理念相似,其目的在探究個體在某一固定的活動範圍中,如何以其既有反應,學習到運用其中的某一反應作為手段,去達到某種目的。施金納以特別設計的施金納箱進行老鼠壓槓桿的實驗,解釋工具制約學習的歷程。
  工具制約學習與古典制約學習歷程中皆有相似的常見現象,如:類化與辨別(即工具制約學習後,學到的反應,也會產生刺激類化與辨別現象)、消弱與自發恢復(工具制約建立後,如在個體反應後不再給予增強物,則其工具性反應將逐漸減弱,最後消失;也會再度出現而形成自發恢復等現象)、高層制約及行為塑造等現象。唯工具制約學習歷程與古典制約學習不同之處是:工具制約學習的個體反應是自發行為,是主動的,即為操作性(operant)行為;而古典制約中,個體反應是被誘發行為,反應是被動的,為所謂的反應性(respondent)行為。在制約歷程中,工具制約學習是先對制約刺激有所反應,才有非刺激刺激(增強物)出現;其學習順序是:制約刺激……反應→非制約刺激,即以增強物來加強「反應與刺激」之聯結的學習。而古典制約學習是先有制約與非制約刺激配對,然後再形成反應;其學習順序是:制約刺激……非制約刺激→反應,即為「刺激與刺激」的交替學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