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孜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ㄗˇ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ㄑㄧㄣˊㄌㄠˊㄅㄨˊㄒㄧㄝˋ˙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ㄅㄨˊㄐㄩ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孜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孜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孜煎」、「孜孜」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孜孜」:

⑴ 勤勉不懈。段注本《說文解字.攴部》:「孜,孜孜,汲汲也。」《書經.益稷》:「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雖牽以物役,孜孜無怠。」

⑵ 不停、不歇。《聊齋誌異.卷二.嬰甯》:「又弔其無家,亦殊無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⑶ 仔細。亦作「咨咨」。宋.柳永〈十二時.晚晴初〉詞:「夜永有時,分明枕上,覷著孜孜地。」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朝至暮不轉我這眼睛,孜孜覷定。」

⑷ 溫婉、柔順。宋.歐陽修〈惜芳時.因倚蘭臺翠雲嚲〉詞:「睡未足,雙眉尚鎖,潛身走向伊行坐,孜孜地,告他梳裹。」《宋元戲文輯佚.許盼盼燕子樓》:「自來舉止孜孜地,那更好模好樣,一捻兒身己。」

⑸ 擬聲詞。形容鳥鳴聲。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詩:「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2. 「孜煎」:憂慮、愁煩。宋.柳永〈駐馬聽.鳳枕鸞帷〉詞:「無事孜煎,萬回千度,怎忍分離。」

注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