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觀性 - 教育百科
客 | |
觀 | |
性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Objectivity |
作者: | 楊洲松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客觀性」係指與主體(subject)相對應的「就客體(object)言客體」的性質,但必須聯結到一個認知主體才有意義。 「客觀性」基本上是與「主觀性」或「主體性」(subjectivity)相對的概念,兩者在邏輯上並不是對立的關係。「客觀性」是「主觀性」的一種形式或應用,個人若對於外在事物,涉入情感愈多,則客觀性愈低;相反地,若個人情感涉入愈少,依據經驗事實成分愈高,則客觀性愈高。另外,客觀性並不是「絕對的」,因為絕對的對立用法是「相對性」,相對性並不等於「主觀性」;因而客觀性與絕對性並同,仍需聯結到一個認知主體才有意義。 不同學者對於「客觀性」的觀點並不一致,十七世紀以來由於啟蒙理性的高漲與自然科學的發展,強調經驗觀察與價值中立,使得客觀性成為研究追求的目標,亦成為是否夠資格被稱為「科學」(science)的一個檢查原則。若是主觀性情感涉入研究過深,以致結果缺乏客觀性,通常即不承認是科學;研究者越能夠保持價值中立,不涉入個人情感,越可稱其是具客觀的科學性。唯研究過程是否能完全做到不涉入個人主觀情感,而達到完全的客觀性,則不無疑問。但客觀性可透過研究過程的可重複性而獲得。 教育活動的本質原就充滿著價值成分,而教育研究亦屬於「價值關聯」的研究,因而從事教育研究極難避免個人主觀性的涉入。另外,教育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都是人,研究過程常有互動的現象,遂導致教育研究不易對於教育現象做透明的觀察,主觀性的介入必不可免,完全客觀的要求亦有其困難。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客觀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