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幌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ǎng
解釋:
  1. 帷幔、窗簾。
    【例】簾幌、繡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ǎng
解釋:
[名]
帷幔、窗簾。宋.歐陽修〈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詞:「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入其室,則簾幌床幙,香霧噴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ài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搖擺、晃動。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帷幔。《玉篇.巾部》:「幌,帷幔也。」宋.歐陽修〈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詞:「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入其室,則簾幌床幙,香霧噴人。」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二.灤陽續錄四》:「余嘗宿是地,已下鍵睡,因天暑,移牀近窗,隔紗幌視天晴陰。」

2. 用以招攬顧客之招牌。《金瓶梅》第一八回:「朱紅小櫃,油漆牌面,吊看幌子,甚是熱鬧。」《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此處都妙極,只是還少一個酒幌。」

3. 搖擺、搖動。通「晃」。《西遊記》二四回:「看他丁在枝頭,手腳亂動,點頭幌腦。」《鏡花緣》第五○回:「真是酒入歡腸,越飲越有精神,那裏禁得四人手不停壺,只飲的前仰後合,身子亂幌。」

4. 「幌子」︰為達某種目的所採取的偽裝或權宜之計。《紅樓夢》第三四回:「分明是為打了寶玉,沒的獻勤兒,拿我來作幌子!」《紅樓夢》第七七回:「雖然,『聞名不如見面』,空長了一個好模樣兒,竟是個沒藥性的爆竹,只好裝幌子罷,倒比我還發訕怕羞。」

注音: ㄏㄨ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