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篡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uàn
解釋:
  1. 非分奪取。
    【例】篡盜、篡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uàn
解釋:
[動]
1.奪取。《漢書.卷五五.衛青傳》:「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
2.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君位或權力地位。《孟子.萬章上》:「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自王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
3.獵取。《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序》:「鴻飛冥冥,弋者何篡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uà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霸占、強奪。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以不正當之手段奪取君位或權力地位。《說文解字.竹部》「篡,屰而奪取曰篡。」《孟子.萬章上》:「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齊武王縯》:「自王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

2. 劫奪、獵取。《漢書.卷五五.衛青霍去病傳.衛青》:「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鴻飛冥冥,弋者何篡焉。」唐.韓愈〈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詩:「肯效屠門嚼,久嫌弋者篡。」

3. 以私意加以扭曲。如:「篡改」。清.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卷三:「又難於更寫,然且門戶擠排,博士甲乙高下,惟恐有他經相壓,以致篡易。」

4. 指人體會陰部位。《普濟方.卷四一○.奇經八脈論.督脈》:「督脈者,起於小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之端,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類經圖翼.卷五.督脈》「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注音: ㄘㄨ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篡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