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影像壓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mage compression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用在圖形影像上的一種資料壓縮技巧,它可減少圖形檔案的儲存空間佔用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影像壓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Image Compression
作者: 林麗娟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訊的數位化乃儲存科技的一大進步。由於光學科技的發展使得由電視、影片等類比訊息的影像得以轉換成可供電腦、光碟儲存之數位化視訊影像。然而全動畫影視轉換成數位化訊息時,平均一個畫面由類比式訊號轉換成數位化訊息大約需600-750K的記憶量。以標準的NTSC視訊系統而言,每秒鐘30個連續畫面的播放數目,每30秒鐘將需要540-675MK之記憶容量。故當使用全動畫視訊時,往往會產生記憶容量不足的情形。而每片CD-ROM也只能儲存650MK之訊息。如全動畫視訊以數位儲存於CD-ROM中則只能供30秒鐘連續播放。於是影像壓縮的科技便因應而產生,以利用有限的記憶容量,儲存大量的動畫視訊。由於此科技之發展,使得一影視畫面可以由原來的600-750K壓縮至5K以供儲存。而配合著壓縮的處理,壓縮儲存之影像可利用解壓縮的技術還原及播放。這種壓縮/解壓縮技術的開發能使一片CD-ROM上所儲存的視訊供一個小時以上之連續播放。
  壓縮/解壓縮之技術可利用Rigion Coding或Interframe Compression的方式。Rigion Coding是將影像中特定部位畫出,以便用最小的單位儲存(例如同顏色的一片藍天以一個最小的單位儲存)。Interframe Compression則是標記連續動畫中,畫面與畫面中相同的部位,不再複製;這使得電腦數據只要記錄畫面與畫面間改變(或移動)的部位,而不需重複記錄畫面間重疊的部分。
  在PC的市場中,DVI(Digital Video Interactive)為一利用影像壓縮科技之實例。DVI為所用微晶片之商品名,乃RCA David Sarnoff Research Institute(DSRI)所開發,後轉售予Intel以供應PC市場之需。這種影像壓縮處理的微晶片具有兩種主要的裝置:像素處理裝置(Pixel Processor)及呈現裝置(Display Processor)。Pixel Processor用以執行影像壓縮及特效處理,而Display Processor用以執行影像輸出。
  除了DVI之外,CD-I(Compact Disc Interactive)為影像壓縮之另一重要科技,此科技是由Phillips,Sony,及Matsushita共同合作針對Motorola 68000系列而開發的。產品主要定位於Apple Macintosh,Commodore,Amiga,及NeXT等電腦市場。
  目前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 (MPEG)已致力於開發通用的視訊壓縮/還原之技術標準,以期克服不同播放系統間相容性的問題,並降低壓縮成本供應市場之需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影像壓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