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先天邪惡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nate Depravity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依據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觀念論,觀念是思想的、精神的、永恆的,觀念更是完美無缺的,任何觀念只要與具體物質相結合,就會失去其完美性。柏拉圖又以觀念界與物質界相對比,認為物質界中的任何存有都不是完美的;凡是在一定時空中存在的事物,都是在變化中、消萎中,終久會消失,因而沒有永恆的事物。不僅如此,凡是由物質而形成的事物,也都不會是完美的,因為事物只能說是觀念的一個複本,故而物質便是一切不完美與邪惡的來源。由是而論,個別存在的人也是不完美而且是邪惡的。依據基督教教義的說法,人類的祖先亞當與夏娃,由於冒犯了神的戒律,受了撒旦的誘惑而食用了禁果,違背了神的意旨,因而原先無邪及無惡的人類祖先,就被逐出伊甸樂園;而其子子孫孫亦承繼了此一罪惡。所以從基督教教義的觀點,人的本性原本就是邪惡的,需要經過一定的程序,如受洗、懺悔、修行、虔敬、愛神等,進而追求人性提升。基督教神學家德爾都蘭(Tertullian, c.155~225)便認為自從人類祖先墮落以後,人的本性已經完全改變了,人的理性已經不可靠了,人的思維更有了錯誤的導向。因而他要求基督徒的思想,回到簡單而明確的思維上,不要趨向於複雜的思維內容。先天邪惡的人性觀,對教育實施影響甚大,嚴厲的管教,肉體的懲罰,兒童地位的不受尊重,皆與此種觀點有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先天邪惡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