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放手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fàng shǒ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àng shǒu
解釋:
  1. 鬆手。
    【例】那小孩緊抓著媽媽的衣角不肯放手。
  2. 行事不受牽制。
    【例】你既然把公司交給他,就別顧慮太多,讓他放手做去吧!
  3. 放棄、作罷。
    【例】他一氣之下,放手不管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放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1.鬆手  3.撒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àng shǒu
解釋:
1.貪縱為非。《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門請託,殘吏放手,百姓愁怨,情無告訴。」《舊唐書.卷一○○.列傳.畢構》引唐.睿宗〈勞畢構璽書〉:「貪殘放手者相仍,清白潔己者斯絕。蓋由賞罰不舉,生殺莫行。」
2.鬆手。如:「那個小孩緊握著棒棒糖,說什麼也不肯放手。」唐.杜甫〈示從孫濟〉詩:「刈葵莫放手,放手傷葵根。」《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咽著這一口怨氣,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號天拍地的不肯放手。」
3.行事無顧慮、無拘束。如:「放手一搏」。《宣和畫譜.卷一一.山水二.郭熙》:「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岩岫巉絕,峰巒秀起,雲煙變滅晻靄之間,千態萬狀。」《紅樓復夢》第八回:「這妙空向來同賈璉是頑慣的,前幾年這二爺的錢他也使過,只是礙著老師父是走賈府的門子,以此不敢十分放手。」
4.放棄、罷手。如:「他權當和事佬,卻被質疑不公,一氣之下,便放手不管了。」明.馮夢龍《掛枝兒.卷八.簫》:「想當初你與我聲口兒相依,誰知你放手輕拋棄。」《說岳全傳》第一九回:「這牌位總之不能退敵,不如暫且放手與他,且等各省勤王兵到,那時仍舊迎回便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放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相似詞: 1.【脫手】
對應華語: 放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放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àng-tshi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鬆手。
  2. [[動] ] 置之不理。
  3. [[動] ] 解除干預。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放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放手離手 相關客家語 放手
相似詞 放膽、鬆手、罷休、放棄 相反詞 約束、束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