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布拉格大學(捷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iversity of Prague (Czechoslovakia)
作者: 詹志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布拉格大學(University of Prague),於一三四八年由查理四世(Charles IV)創校,設於今捷克首府布拉格市,取名查理斯大學(Charles University),是德語地區第一所大學。創校之初,成立了文、法、神、醫四大學院。十七世紀期間,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 II)派遣耶穌會教士來此管理,並易名為查理-斐迪南大學。至十八世紀末期,學校才改由政府接管。一八八二年,管轄權分屬捷克與德國,但仍沿用查理-斐迪南校名。一九四八年,共黨接收校園;二十年後,校內掀起大規模的學術獨立運動,號稱為「布拉格之春」。如今共黨政權解體,校園開始重建,並致力於民主式的經營,發展現代化的研究。
  一九八九年九月革命後,由各學院共同組成的大學評議會(University Council)經民主選舉方式產生。由副校長、各系所主持人所組成的學術研究審議會(Academic Senates)亦擔負行政運作之責任。
  校內目前設有醫學、數學、物理、神學、哲學、法學、新聞、教育等學院,還設有附屬的人文研究中心及教師訓練中心。學生總數約三萬餘人,教職員約三千餘人,其中全時教師約二千八百人。
  學校設有十九個綜合圖書館及五百多個附屬分館,總藏書量逾三百五十萬冊。學校出版中心除出版多種書籍和各類學術期刊外,並提供二百多種教學資源。
  學校開設大學部及研究所的課程,提供全時制、部分時間制及非正式的教育。大學部學生的修業年限四至六年不等,通過國家考試後,各學院的學生可獲頒碩士學位(Mgr),而醫學院的學生則可取得一般醫學博士的學位(MUDr)。大學畢業生均可要求進入研究所就讀,唯必須通過資格考試,再經研究論文的口試,始可取得博士學位。對於未繼續深造的大學畢業生,學校則提供終生教育的課程,內容兼顧專門知識與現代知識。目前教學過程的現代化、教學資源的廣泛運用、物理教育的改進,以及人口教育的發展,均為學校努力的方向。
  一九九○年十月,由校內的畢業生、教授和校外有志於從事教學與研究發展的人士,共組一個聯誼協會(Association of Alumni and Friends),研擬出多項計畫和活動,以拓展與國際學術機構的文教交流。
  校址:116 36 Prague 1, Ovoený trh 5, Czechoslovaki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布拉格大學(捷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