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理論 - 教育百科
控 | |
制 | |
理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ntrol Theory |
作者: | 曾端真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控制理論是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大師葛拉塞(William Glasser)闡釋人的行為原理所提出的理論。依葛拉塞之見,人的行為是用來滿足基本心理需求的方法,行為不是受制於外在情境或刺激,而是內在的需求。「控制」一詞並非支配或獨裁之意,而是指個體盡其所能的去滿足內心需求的意思。因此個體是主動產生行為,不是被動的因外在刺激而形成反應;亦即個體主動選擇某種行動,個體的行為受自我內在需求所控制,如電話鈴聲本身並不一定會引起接聽電話的行為;個體接聽電話是主動的選擇,是內在需求所驅動。如何對刺激產生行為,全操之在己。 葛拉塞所提出的控制理論,源自韋納(Norbert Weiner)的自動操縱學(cybernetics)中之控制系統概念。葛氏從中衍生出行為的原理,並以此補充現實治病之理論內涵。葛拉塞於一九八一年首將控制理論與現實治療予以聯結,寫成〔心理的位置〕(Station of the Mind),爾後又著有〔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 1984)、〔控制理論在教室中的運用〕(Control Theory in the Classroom, 1986)。 葛拉塞認為個體欲滿足需求,整個有機體必須是個完整的控制系統,此控制系統包括四個主要部分:知覺體系、行為體系、內在世界與比較區。知覺體系負責接收與輸入訊息,此訊息與個體內在世界在「比較區」中兩相對照,如果二者有誤差,則靠行為體系的運作來調整或化解知覺誤差,以滿足需求。行為體系的功能為重組訊息、修正訊息或提供新訊息;在此歷程中,個體是主動控制者,個體能選擇輸入的訊息、能修正自己的內在世界,也是行為體系的運作主體。個體藉控制知覺體系,以滿足內在需求。內在世界代表著滿足個體心理需求的各種欲望與期待,能引導個體的行為體系。 控制理論強調行為不是由外加諸於個體身上,而是個體自己的選擇;當一個人遇到困境時,有能力選擇有效的方法。個體並沒有被任何外在世界所困住,所應做的是採取新的、有效的行為。葛拉塞主張個體能做下列選擇:改變行為或改變內在世界。總之,控制理論強調行為是由自己所控制,面對困境時,改變自己是最佳的選擇。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控制理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