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師信念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eacher Belief
作者: 郭玉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師信念係指教師所相信,視之為真的命題或陳述,係教師思考(teachers' thinking)的一部分,隨著教師思考研究的發展,教師信念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信念就像動機,無法直接觀察,必須用各種可能的技巧來推斷。信念是以何種方式存在於人的思考中這個問題不同的學習者有不同的看法,至今並沒有較為一致的結論,以下就兩位學者對一般信念的看法以及對教師信念的看法加以說明。
  羅克辛(Rockeach, 1980)認為每一信念並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相關信念結合而成為一個信念系統,結合的方式可能是邏輯的、也可能是心理的。羅氏對信念系統的研究有三項假設:
  1.並非所有的信念對每個人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在層次上因此有核心的信念與邊緣的信念之分;
  2.愈是核心的信念,愈能持久或堅定,能對抗種種變遷的衝擊;
  3.愈是居於核心的信念,如果有了改變,整個信念系統的反應或是受到影響的程度便愈為廣泛或深遠。
  羅氏並依據這些假設,將信念依「中央—邊緣」向度,分為五種:原始的或基本的信念、個人的信念、權威的信念、推演而得的信念、以及不相關連的信念。
  另一學者歐勞弗林(M. O'Laugflin, 1991)針對就讀師資培育學程的學生之信念進行長期的研究,方式是讓這些學生每週寫札記,再蒐集他們的札記來進行分析。他發現到這些準教師的信念,是一個較深層、文化形成之認知系統的一部分,而這個認知系統是他們對本身認同的一部分。這個認知系統包括他們對本身是個知者(knower)的感覺,以及他們對於權威的態度。若要了解教師信念的本質,必須先探究這些信念所依據的認知系統。
  這個認知系統包括對於知識及權威的觀念。對於知識的觀念可由探究教師本身對其為知者的觀念、他們對學生是知者的觀念,以及對課程的觀念得知。對權威的觀念可由探究其效能感,及其從權威及控制來看教師角色的觀念得知,經由這些探究,可以了解教師的信念。
  從以上得知:教師信念有與一般人相同的部分,也有和其教學工作相關的部分,這兩部分間必然有關聯。然而這兩個部分如何關聯、整個信念結構是如何組成的,仍然需要更多研究者的投入,才能獲得較為肯定的解答。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師信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