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發展策略 - 教育百科
教 | |
育 | |
發 | |
展 | |
策 | |
略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
作者: | 黃昆輝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發展策略」是指用以協調、運用教育系統內外在力量以達成教育計畫目標的指導原則,此原則規範了解決教育問題或追求未來教育理想的方向。教育計畫單位及人員根據發展策略擬訂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以及行動方法與內容。 理想的教育發展策略具有四項特性,分別是協調性、互利性、適應性,以及選擇性。教育發展策略的目的之一,在於促使教育系統內的所有單位及人員密切結合、協調一致,以發揮整體的力量,因此其有協調性。教育發展策略的另一目的,在解決教育問題或追求理想的教育目標,理想的策略不因解決某些教育問題或追求某些教育理想,而造成其他教育問題或放棄其他重要目標,因此項具互利性。另外,教育發展策略旨在順應社會需求,因此必須具備迅速反應變動社會的適應能力。而教育發展策略的本質,即在視國家的條件及需要,妥善安排所有重要計畫活動的實施程序,因此具有選擇性。 教育發展策略的建立必須掌握「需要」與「優先」這兩個核心概念。所謂需要是指:教育策略的建立應以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導引社會價值觀念的改變為依歸。但是需要有輕重緩急之分,因而使涉及優先順序的問題。教育策略需顧及的優先順序有四類,第一類是以時間先後為標準,分清何者先何者後。其次是以經費分配的數量為標準,決定何者分配多何者分配少。再其次是以人力資源分配的多寡為標準,分辨何者需較多人力支援。第四類是以工作性質的邏輯順序為標準,依事之輕重、繁簡排定優先順序。 訂定策略是一個不斷評估、選擇的過程,在教育計畫中常用的評估及選擇的方法有四種,分別是基準比較法(guideline approach)、情境推估法(planagement approach)、利弊得失分析法(SWOP approach)、以及事例觀察法(investigative approach)。基準比較法是透過嚴謹的過程把預定的評量標準編製成量表,使用此量表分析不同策略在此量表的得分情形,並以分數的高低作為取捨的依據。情境推估法,先分析教育問題現況,其次比較採用不同策略後對於現行教育問題可能的效果如何,最後由計畫單位及人員建議可行的策略。 利弊得失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策略在利(strengths)、弊(weaknesses)、順境(opportunities)、困境(problems)等四個向度上的表現,而以利之最多、弊之最少、機會最佳、阻礙最小之策略為最佳的策略。事例觀察的方法,旨在參考組織本身或其他組織過去推動教育計畫的有效策略,並據以修正為適合現狀所需的策略。 策略的建立在整個教育計畫過程當中,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不僅上承計畫目標大門,而且下啟實施方案及行動內容的途徑,因此唯有建立合理可行的策略,計畫目標方能落實,反之,計畫目標是空的。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發展策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