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際整合取向 - 教育百科
科 | |
際 | |
整 | |
合 | |
取 | |
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
作者: | 林瑞榮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際整合取向是指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溝通與整合,包括學門、人員、方法、概念、原理、術語、價值等之整合。目的在打破知識的專門化,避免只知部分而不了解整體。 科際整合取向興起的原因,是因二次大戰前,隨著知識的分化發展,各學科的專門化導致溝通困難,所引起的一股學術反動風潮。當時係由歐洲的維也納學圈(Vienna Circle)所倡導,並把這種取向帶至美國,至今仍在發展中。 從科學研究的發展歷史來看,科際整合取向是以古典物理學的心物二元、主客分離,及物理實在獨立自存的假設為基礎,試圖建立各學科間共同的語言、概念、方法與假定,甚至統一的理論。這種取向追尋靜態的終極知識理想,卻忽略了相對論與量子物理所帶來的方法論啟事,易淪為知識論的烏托邦,值得注意。 就課程的領域而言,一直嘗試採取科際整合取向,以便超越或不顧傳統的學科中心課程,一九四○年代以來的核心課程運動,便是課程統整的例子,一九五○及一九六○年代歷經學科中心課程運動以後,科際整合的理念再度興起。 科際整合的觀點導出許多課程組織型態,如相關課程、融合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與經驗課程等。 與科際整合相關的名詞甚多,包括: 1.非學科化(adisciplinarity):指打破傳統的學科架構,放棄原有的學科知識內容。 2.多學科化(multidisciplinarity):指一個研究主題,由多種不同學科的人員分工合作探討。 3.多學科整合化(pluridisciplinarity):指一個研究者,採用並整合多種學科而進行探究。 4.跨學科整合化(crossdisciplinarity):指一個研究主題,由多種不同學科分工並加以整合。 5.超學科整合化(transdisciplinarity):指各學科的統一。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際整合取向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