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烏托邦 - 教育百科
wū tuō bā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ū tuō bāng
解釋:
1.書名。英人摩爾(Thomas More,西元1478~1535)所著,西元1516年出版,分上下兩卷。上卷暴露及指責英國當時政治之腐敗、社會之罪惡,下卷則描寫其理想的社會,為一假想的島國。其中政治、經濟、法律體制無不盡善盡美。
2.後世援用《烏托邦》的比喻指稱理想的社會,或引為空想或理想的代稱。參見「烏托邦社會主義」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烏托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topia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烏托邦是指一個理想的國度或社會;在其中,每一個人都能各盡所能,並各取所需,沒有任何使人不滿意的情況,因此是想像中最完美、最和諧的人類社會。
  中文的「烏托邦」一詞是由英文的utopia迻譯而來,英文則是由摩爾(Sir Thomas More, 1477~1535)根據希臘文所創,原意為「無何有之鄉」。由於摩爾在[烏托邦]一書中將這個虛構的國度描寫得盡善盡美,使這個字漸漸有了「絕佳之境」的意思。因為烏托邦是虛構的理想人類社會,故而也有了貶抑之意,用來指「重想像而不切實際」。
  烏托邦的想法在古今中外著述中都可見;中國[禮記‧禮運]的[大同章]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可為代表,西方除摩爾之外,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聖西蒙(C.H.R. Saint-Simon, 1760~1825)、傅立葉(C. Fourier, 1772~1837)、歐文(R. Owen, 1771~1858)和馬克斯(K. Marx, 1818~1883)和恩格斯(F. Engels, 1820~1895)和施金納(B.F. Skinner, 1904~1990)等人的著作中都曾描述過烏托邦。
  由於一個人的想法和其所處時代的影響,思想家所描述的烏托邦也各有不同,如摩爾所描繪的理想國和馬克斯的理想共產社會即大相逕庭。
  在有關烏托邦的文獻中,根據其內容可分為兩類:(1)只描述一種政治或社會理想,不涉及實現這些理想的方法;(2)不僅揭示理想,並提出具體的方法以求理想的實現。
  提出烏托邦想法的人通常可能有下列的動機成目的:(1)發抒個人對當時社會或政治的不滿;(2)透過理想人類社會的勾畫來指引人類應努力的方向;(3)利用一個理想人類社會的模型來解釋實際政治之缺失或指出改善實際政治的途徑。
  在烏托邦的思想中,教育往往被視為實現理想的必要工具;這一點在柏拉圖的[共和國]一書中最為清楚。
  對烏托邦思想批評最厲者是政治唯實主義及保守主義的支持者;他們認為烏托邦思想過度美化人性,沒有適當的考量實際政治及社會現況,可能導致極權主義或極權統治的出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烏托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