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週期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current Culture Period Theory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週期論」又稱「文化循環論」(Cultural Cycle Theory),首先提出這種理論的是德國史學家維拉莫維茲-莫蘭道夫(Ulrich von Wilamowitz-Möllendorf);他於一八八一年出版的著作〔安梯哥諾斯.馮.卡里斯吐斯〕(Antigonos von Karystos)一書,及一八九七年在梯賓根(Tübingen)所作的演講,都提及「文化週期論」的概念,認為文化有完整的循環,因為文化會死亡。他解釋古代的文化發展與近代的文化發展之間,有可預見的平衡。文化週期在現代被視為文化規律的一種表徵。
  德國的民族及民俗學者堪布(Ake Campbell)後來提出較為明確的文化週期論,認為文化週期乃是一種文化經過類似有機體的生長、成熟、衰老、死亡等發展的事實。雖然歷史上及地理上的變化,對它有相當的重要性,但是賴以支持的根本力量,乃是保持該文化的民族精神狀況。
  義大利的歷史學家維柯(Giambattista Vico)在其〔新科學〕(Scienza nuova, New Science)一書中,也提出他的理論:文化循環論可能是埃及的歷史所傳遞下來的,但是其方法是建立在新科學的基礎上。
  文化週期論盛行於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初,但是也有學者,如德國的歷史學家比雷特(Gustav Billeter)就反對文化週期論,認為文化的發展是持續的過程,並不是循環的。
  文化週期論雖受到批評,但仍有其價值,與歷史的價值判斷的取向有關,即在文化週期中,強調文化的性質與內涵等的價值。因為唯有這樣,才能凸顯每一時期文化的特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週期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