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與新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 and Emergent Man]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與新人〕為美國精粹主義教育(education of essentialism)的代表者巴格萊(William Chandler Bagley, 1874~1946)的著作,一九三四年出版。他的教育思想,一方面受到生物科學的影響,是以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進化論做為近代世界的中心原理,認為一切都是進化的,尤以種族經驗為然;一方面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尤其是以洛克(John Locke)的形式訓練說為基礎,認為學習或訓練可以遷移。
  書中說:教育要熟悉人類過去的活動,以為現在解釋的基礎,以了解永恆道德價值的再現,及單純事實的權威性。所以教育實施必須強調心態的訓練、永恆的價值、背景的知識的重要性。
  又認為美國的教育需要改革,學校才能適當地幫助人們適應社會生活。現代美國的社會充滿著機械奴隸文明的社會,這種情形應該修正,最好的途徑是再強調工作的理想,使形成一股力量,以帶來人類的成就。在美國,教育理論已變成實用主義哲學。美國的國民不敢去面對精粹的文化,不足以改變教育情況,適足鼓勵美國的學校邁向實用主義之途。這種「逃避」精粹文化的態度在一九二○年代開始漫延。
  學校的角色具有穩定的功能,因此學校在深沈的社會改變中,不妨保守一些。而學校是求得知識的地方,學習甚至是個人所能獲得的禮物。
  學校具有穩定功能,可以避免混亂,因此隨時應強調學校功能的價值。美國的教育需要有穩定的力量,這才符合「時代精神」。
  教育應該是鼓勵的,鼓勵學生去發展,鼓勵學校教育能「流動」或者能「適合」原定的教育計畫。這些事要透過理想的考慮與合作,才能達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與新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