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智慧的起源〕 - 教育百科
〔 | |
兒 | |
童 | |
智 | |
慧 | |
的 | |
起 | |
源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
作者: | 王文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智慧的起源〕係瑞士發展認識論者皮亞傑(J. Piaget, 1896~1980)於一九三六年出版的法文著作,由寇克(Margaret Cook)譯成英文,於一九五二年首次由國際大學出版部(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刊行。此書與其另一本著作〔兒童現實的建構〕(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一九三七年法文版,一九五四英文版)同為皮亞傑研究嬰幼兒發展的基本重要著作。 此書旨在探討兒童早期(從出生開始至二十四個月)敏捷行動的發展,涉及感覺動作智力(sensorimotor intelligence)的分析,為皮亞傑對兒童認知發展所畫分的四期中的第一期,通稱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period)。 為了說明兒童的認知發展,皮亞傑提出兩個基本的機制作用,即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同化係將外界物體納入主體行動的基模,即是把新的物體融入先前的基模。調適係有機體為了補救無法被既有基模同化的物體,而另外形成的一種新的替代基模。同化與調適二者係有機體為了達成適應(adaptation)活動的兩種互補功能作用。 每一基模不但有同化每件物體的傾向,且各基模之間也易於相互同化。藉著交互同化(reciprocal assimilation)作用促成基模的協調、統合,以達成把先前互不關聯的行動結合的目標。 皮亞傑以此發展的簡單機制作用,探討感覺動作期的六個不同發展階段,分別為:(1)運用現有的感覺動作基模(出生至一個月):即新生嬰兒的行為,完全是天賦的、具有固定性的、刻板性的反射行為,至此階段之末,幼兒會將反射行為予以修正;(2)初級循環反應及首次獲得適應或習慣(一至四個月):習慣有主動和被動之分,主動方面包括循環反應(circular reaction)或複製獲得的結果;被動方面為制約反射(conditional reflex)的結果;(3)次級循環反應並持續引發有趣景象的預定程序(四至八個月):次級循環反應係緊接初級循環反應而至,同為幼兒複製有趣的偶發事件,但後者複製與幼兒本身軀體有趣的事件,前者則在複製外界發生的有趣事件;(4)協調次級反應並將之應用於新的情境(八至十二個月):此階段幼兒能結合兩種以上基模,並將之運用於新情境,以獲致目標。其特徵為,基模之間彼此取得協調,並能分辨目標與手段二者;因此為取得一件受障礙物阻隔之物體,須移走障礙物,始可取得,此行為便具有意向性;(5)第三級循環反應,並借主動實驗,發現新手段(十二至十八個月):本階段兒童可能發展至主動追求「新奇」的方面,並且創造全新的行為順序,處理新的情境,是以皮亞傑稱該階段的行為具有創造性;(6)經由心智的結合發明新的手段(十八至二十四個月):此階段為感覺動作期之末,是次一期(運思前期)的過渡階段,兒童不僅由於探索外界或物質,而發明新的手段,且能藉著內在化的結合,突然有所了解或領悟。在此階段前的兒童所以能夠解決問題,主要是學會審慎運用有效方法,達成願望的目標,即如皮亞傑所稱,兒童如果沒有採取行動,是不會運用思考的,但本階段的兒童為了解決問題,於採取行動之前,即有表徵思考(representational thought)的一種心理推理作用。(相關的專有名詞,請參見「感覺動作期 」 (Sensorimotor Stage)、「循環反應」(Circular Reaction)、「調適 」(Accommodation)、「基模」(Schema)。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智慧的起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