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庳 - 教育百科
  • 部首 广ㄧㄢ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bēib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參見「有庳」條。
[形]
房屋低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僑聞文公之為盟主也,宮室卑庳,無觀臺榭。」
注音:
漢語拼音: bēi
解釋:
[形]
1.低下。《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傳.孫叔敖傳》:「楚民俗好庳車。」
2.短小。《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
[名]
眾水聚集的地方。漢.揚雄《太玄經.卷一.增卦》:「澤庳其容,眾潤攸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ㄅㄧˋ

1. 兩旁高而中央低之房舍。《說文解字.广部》:「庳,中伏舍。」清.段玉裁.注:「謂高其兩旁而中低伏之舍也。」

2. 房屋低矮。《說文解字.广部》:「庳,……一曰屋庳。」《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僑聞文公之為盟主也,宮室卑庳,無觀臺榭。」《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西家高,吾宮庳,潦之經吾宮也利,故弗禁也。」

3. 地名,位於今中國大陸湖南省道縣,舜封其弟象於此。《集韻.去聲.至韻》:「有庳,國名,象所封。」《孟子.萬章上》:「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亦作「有鼻」。

㈡ㄅㄟ

1. 低下。《集韻.平聲.支韻》:「庳,下也。」《字彙.广部》:「庳,卑下也。」《國語.周語下》:「陂塘汙庳,以鍾其美。」《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列傳.孫叔敖》:「楚民俗好庳車。」

2. 短小。《玉篇.广部》:「庳,短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漢.鄭玄.注:「庳猶短也。」

3. 眾水聚集處。漢.揚雄《太玄經.卷一.增卦》:「澤庳其容,眾潤攸同。」

注音: ㈠ㄅㄧˋ ㈡ㄅ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庳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