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學定向學級(德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örderstufe (Germany)
作者: 嚴翼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德國現行的學制分化得很早,學生從五年級開始便分別進入三種不同學校,於是引起欠缺民主精神與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問題。家長與教育當局都希望子女能接受六年共同教育後,才開始分化。為適應社會的需要,德意志教育制度委員會(Deutscher Ausschuβ für das Erziehungs und Bildungswesen)於一九五九年發表了一項名叫[改革並統一通識教育學校制度架構]的建議書。關於五、六年級促進學級(Förderstufe)的架構主張基本學校的結業生免試升入五年級,並且不經過選擇讓學生接受共同教育。這一學級設立不同程度的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程度。到一九六二年該委員會又發表了[促進學級架構建議書],更詳細地建議對五、六年級學生可在英文、數學和部分德文學科設立兩種程度的課程,其他學科則採取共同教學方式。
  這種制度首先在赫森邦實行。順利在六年級結業的學生,所以免試升入完全中學、實科中學或主幹中學。一九七○年德意志教育顧問委員會(Deutscher Bildungsrat)在[教育架構計畫](Strukturplan)中將促進學級改稱為定向學級,其主要功能是在選擇學生進入三類學校中某一類的試探階段,希望以客觀的標準篩選學生,按照他們的學習能力進入最適合他們的學校,如此可以達到真平等的目的。這一學級是基本教育和中等教育之間的中介階段。這種措施在民主社會中的意義,是要使學生能力的分化對社會關係和學校生活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
  一九七三年德意志聯邦與各邦教育計畫委員會(bund-länder Kommission)和一九七四年各邦教育廳長常設會議都接受了德意志教育制度委員會的意見,一般認為:(1)定向學級是要使學生了解自己能力與興趣以及學校對學習上的要求;(2)促進學生的學習意願和學習能力;(3)由教師進行觀察並予以輔導,使學生盡量妥善規畫自己的學習前途;(4)使學生觀察他人的能力並評估自己個人的學力,以選擇自己將來的教育途徑,尤其是要避免受到社會背景或男女性別的影響。
  目前實施的情況是:完全中學和實科中學的入學還是要憑在學的成績,如果家長和教師的意見不同時,得舉行考試,只有赫森邦,學生升入何類型學校完全是由家長決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學定向學級(德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