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共辯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ynectics Model
作者: 郭玉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共辯模式係發展個人或團體創造力的一種方式,由高登(William J.J. Gordon)和他的同事所共同設計的。這個模式主要係透過三種類型的類比:個人的類比、直接的類比與緊縮的衝突(compressed conflict),讓學生從新的角度來解決問題,也可以讓他們熟悉原來是陌生的事物。
  高登依據四個理念來建立共辯模式:(1)創造力在每日的活動中是重要的,而非只用在藝術及音樂的創作上;(2)創造的過程不是神祕的,是可以描述的,創造力可以經過訓練而增加;(3)在所有領域的創造與發明,都有相同的基本心智歷程;(4)個人的發明與團體的發明很相似。基於這些理念,高登發展了對於創造性心理學的假設:(1)使創造成為意識的過程,並輔以助力,就可直接增加個人、團體的創造力;(2)在創造的過程中,情緒成分較智力成分重要,非理性成分較理性成分重要;(3)理解情緒的、非理性的成分,才能增加成功地解決問題之可能性。
  共辯模式中的隱喻活動,使創造成為一個意識的過程。隱喻建立一個相似的關係,藉一個觀念或物品取代另一個觀念或物品,將觀念間或物品間作比較,透過這種取代,創造的過程就產生了,將熟悉的與不熟悉的做連接,或從熟悉的想法中產生新的想法。
  共辯模式的訓練採用三種類比:(1)個人的類比。重點在於移情的投入,當個人轉移到另一個空間或成為另一物體時,個人須喪失自我。當自我喪失而產生的概念距離愈大時,則類比就愈新穎,個人已經創造了事物。(2)直接的類比。是二件事物或概念的簡單比較,其功能是將真正的問題情境轉換到另一個問題情境,以對問題產生新的觀點。(3)緊縮的衝突。對一個事件用二個字來描述,這兩個字看起來相反或互相矛盾,如友好的敵人。這種類比訓練使學生產生對單一事物結合二種參考架構的能力。
  共辯模式有二組策略,一組策略是讓學生從新的、較有創意的觀點來看舊問題,因而產生新的解決途徑。其活動的順序是:對目前情況的描述→直接類比→個人的類比→緊縮的衝突→直接類比→重新檢視原來的任務。另一組策略是使陌生的事物變成熟悉,使新的、不熟悉的觀點產生意義。其活動的順序是:教師提供新主題的訊息→直接類比→個人的類比→比較各種類比→學生解釋類比間的不同→學生重新探索原來的主題→產生新的類比。教師是此模式的核心,須接受學生各種古怪的、非尋常的想法而不做價值判斷,使學生能自由地拓展思考空間。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共辯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