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埔里波紋小灰蝶 - 教育百科
埔 | |
里 | |
波 | |
紋 | |
小 | |
灰 | |
蝶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Nacaduba kurava therasia Fruhstorfer, 1916 埔里波紋小灰蝶 Nacaduba kurava therasia Fruhstorfer, 1916 埔里波紋小灰蝶又稱大娜波灰蝶或紫金牛波灰蝶,中國另稱古樓那灰蝶或灌灰蝶。本種為中小型蝶類,成蟲展翅寬約26-36mm。成蟲前翅略為三角形,後翅近橢圓形具一細長尾突。雄蝶翅背面灰色具淺紫色弱光澤,翅外緣黑色。翅腹面灰褐色,前後翅具數道白邊褐色條紋,翅肛角處具橙環黑色眼紋。雌蝶翅形較雄蝶寬圓,翅背面斑紋與雄蝶有明顯差異,翅色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基部具紫白色光澤、後翅外緣具白色細斑紋。翅腹面顏色及斑紋與雄蝶相似。成蟲翅之斑紋隨季節不同而有個體差異。 本種幼蟲之寄主植物為紫金牛科的紫金牛、樹杞、小葉樹杞、春不老、台灣山桂花等植物。雌蟲產卵於花苞、嫩芽上,卵為白色圓餅形,表面具稜刻。幼蟲體色淺灰綠色至淺褐色、體表具細毛、背部有暗褐色斑蚊。幼蟲會鑽入寄主花苞中取食,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縫隙或枯枝落葉間化蛹,蛹為褐色縊蛹,體表具黑褐色小斑點。 本種成蟲外型及斑紋與姬波紋小灰蝶(Prosotas nora formosana)相似,但本種體型較大、顏色較淺。本種外觀與熱帶娜波灰蝶(N. berenice leei)很相似,主要差異在後者翅腹面的褐色條紋較窄,且後翅具v形斑紋。將成蟲翅腹面斑紋樣式做兩兩之間的比較,則較易辨別。 Nacaduba kurava有許多亞種,除台灣外,分布於東洋區熱帶及亞熱帶到澳大利亞等廣泛區域。本種一年多世代,全年可見成蟲於樹蔭下活動,以6-9月較易見到,好訪花、濕地吸水。本種分布於台灣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在台灣全島多處有採到之記錄。 |
|
知識 1: 皆陸生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埔里波紋小灰蝶 | |
世界地理分布: | 臺灣 |
中文亞綱名: | 有翅亞綱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中文目名: | 鱗翅目 |
中文科名: | 灰蝶科 |
中文綱名: | 昆蟲綱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昆蟲類 |
拉丁亞種名: | therasia |
拉丁亞綱名: | Pterygota |
拉丁屬名: | Nacaduba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目名: | Lepidoptera |
拉丁科名: | Lycaenidae |
拉丁種小名: | kurava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