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泮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àn
解釋:
  1. 解凍、融化。
    【例】泮渙
  2. 古代的學校。
    【例】泮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àn
解釋:
[動]
1.冰解凍。《詩經.邶風.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2.分開、分別。《史記.卷九七.陸賈傳》:「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
[名]
1.古代天子、諸侯舉行宴會的宮殿。《詩經.魯頌.泮水》:「魯侯戾止,在泮飲酒。」
2.古代的學校。如:「泮宮」。《聊齋志異.卷二.嬰寧》:「王子服,莒之羅店人。早孤。絕惠,十四入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諸侯舉行鄉射之學宮。《說文解字.水部》:「泮,諸侯鄉射之宮,西南為水,東北為牆。」《詩經.魯頌.泮水》:「魯侯戾止,在泮飲酒。」《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臨雍泮以恢儒,疏軒冕以崇賢。」

2. 地方州縣等所設學宮、學校。《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五載之內,世名已得游泮,做了秀才,妻俞氏又生下一兒。」《聊齋志異.卷二.嬰寧》:「王子服,莒之羅店人。早孤。絕惠,十四入泮。」

3. 冰融解。《詩經.邶風.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晉.左思〈蜀都賦〉:「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4. 分散、破裂。通「判」。《玉篇.水部》:「泮,散也,破也。」《史記.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陸賈》:「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唐.李德裕〈蚍蜉賦〉:「何螻蟻之微物,亦有徒而凌亂。或泮散於經笥,或夤緣於食案。」

5. 涯、岸、水邊。通「畔」。《正字通.水部》:「泮,與畔通。」《詩經.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注音: ㄆ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