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勒原理 - 教育百科
泰 | |
勒 | |
原 | |
理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yler rationale |
作者: | 郭至和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49年泰勒(Tyler)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書出版,將教育科學管理與行政控制導向的課程理論推向高峰,其課程設計模式形成「泰勒原理」(Tyler Rationale,亦稱為「泰勒法則」或「泰勒理論」)。泰勒重視「課程即目標」的課程意義,強調課程設計的第一步是以行為主義觀點來確立明確的行為目標,並依這些目標來選擇教材、組織及設計教學內容、發展教學程序,最後實施教學評量。當某一目標沒有達成,課程設計者就必須重新檢討這個過程,可能重訂目標、或是重新選擇活動、檢討評量。 依泰勒的看法,課程發展必須解決下列四個問題:(一)、學校應該達成什麼教育目標? (二)、學校提供何種教育經驗以達成這些教育目標? (三)、如何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驗? (四)、如何決定這些教育目標是否達成? 泰勒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共128頁,其中有62頁的篇幅在討論課程目標,泰勒非常注重明確的學習目標與有系統地編製課程,因此在制定課程前,首先要根據學習者的需要、當前的社會生活、學科內容、學校教育及學科專家建議等,擬定學習的目標,明確的指出學習的結果,「要說明學習者會做什麼?能知道什麼?能感覺到什麼?」。其次,選擇能夠達成目標的學習經驗,並將學習經驗加以組織,使其產生意義,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最後,設計評量工具進行評量,藉以了解預定的教育目標是否已經達成。 美國學者古德拉(Goodlad)認為泰勒原理奠定了美國課程探究的基石,而泰勒原理除了支配了當時的課程研究領域,其「目標模式」指引課程設計的理論與實際,至今世界各國的課程設計原則和概念仍深受此影響。 黃炳煌譯(1986)。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R. W. Tyler原著。台北:桂冠。 Goodlad, J. (1979). The scope of the curriculum field. In: Goodlad J. I. et al.,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pp.17-41). N. Y.: McGraw-Hill.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參考資料: 黃炳煌譯(1986)。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R. W. Tyler原著。台北:桂冠。 Goodlad, J. (1979). The scope of the curriculum field. In: Goodlad J. I. et al.,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pp.17-41). N. Y.: McGraw-Hill.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泰勒原理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