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許菊美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圖書館的前身為日據時代澎湖圖書館;創設於民國21年(1932)7月12日,34年臺灣光復後易名為澎湖縣立民眾教育館附設圖書館室,38年3月改組為澎湖縣社會教育工作隊,同年8月改名為澎湖縣立圖書館。館址一度遷至樹德路,再至延平路,55年遷至縣議會對面中正路,70年7月遷至馬公市中華路新建文化中心大樓,納入文化中心,即為今日之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圖書館。
  該館為3層建築物,在外型方面,具有地域色彩,並融入傳統建築特色,69年1月興工,70年8月次第竣工啟用,72年8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總建築經費200,000,000餘元(含文化中心其他部分),其中中央補助20,000,000元,省補助70,000,000元,其餘配合款則由縣府自籌,圖書館面積1,942.6建坪,包括:兒童室、參考期刊室、視聽室、書庫、普通閱覽室、編目室、過期期刊室及戶外閱寬區、閱報區。容書量可達150,000冊,全館可容納人數約850人。
  該館隸屬文化中心4個組之一,圖書組組長由文化中心主任兼任,組下不分股辦事,現有館員8人,提供參考、閱覽、流通及推廣服務。根據1991年統計,館藏資料(80年度統計)計有圖書64,160冊,非書資料包括錄音帶、錄影帶、CD、LD、照片、字畫等計2,281件,中西文期刊413種,報紙13種。館藏特色以臺灣史料、海洋資源、水產及漁撈、觀光、美術及姓氏源流為重點,每年編列購書費200,000元,年圖書增加量為4,000餘冊。
  為加強讀者服務與改進圖書館作業流程,該館於77年7月開始實施圖書館自動化,硬體設備以PC及NOVELL網路系統為主體,軟體採用三邊資訊企業社之圖書館整合性自動化系統。共分3期實施,已完成編目、檢索、流通、期刊管理系統,並於78年2月正式開放服務。
  推廣服務方面,以偏遠學校及社區為基點辦理圖書巡迴服務,加強舉辦兒童教育系列活動,如小紳士小淑女快樂餐會、外婆的澎湖灣、皮皮求醫記等及圖書館利用活動,以增加圖書館人口,並定期輔導鄉市圖書館,建立制度化營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澎湖縣立文化中心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