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灰真鯊或灰色白眼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usky Shar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Carcharhinus obscurus (Lesueur, 1818)
形態:
體形流線,可成長至3.7公尺以上。吻端寬圓,口前吻長為鼻孔間距之1~1.4倍;眼圓形,眼徑為全長之1~2.1%;前鼻瓣短;上唇溝短而不明顯;齒式14~15/13~l5,14/14較常見;上頜齒呈寬三角形,齒緣鋸齒狀,齒尖或直立或傾斜,齒根具稍粗糙之鋸齒緣,無小齒尖;下頜齒直立,齒尖具鋸齒緣,齒根或橫向或稍彎曲。兩背鰭間具低隆脊;第一背鰭鉤狀,外角窄圓,起點位置通常與胸鰭後角相對或略後方,內緣長度為其基底長之1/3或稍短;第二背鰭小而低,高度為全長之1.5~2.3%,內緣頗長,為鰭高度之1.6~2.1倍,起點位置約與臀鰭起點相對;胸鰭呈大型鉤狀,外角尖突,前緣長度約為全長之17~22%。脊椎骨數173~194節,尾鰭前脊椎骨數86~97節。鰭尖深色,唯不呈黑色或白色,體側則具不明顯之白色帶。
分布:
出現於南北緯40度間之美洲東、西岸沿海,非洲西岸及東南岸沿海,亞洲東南方沿海及澳洲東西岸沿海。臺灣於東北部及東部外海有漁獲記錄。
生態習性:
高度洄游的種類,有雌雄分開棲息的情形。胎生,每胎產仔3~14尾。以各種硬骨魚類為食,包括棲息於珊瑚礁水域的底棲及表層洄游性魚類,此外亦以其它種類的鯊魚、魟、甲殼類、頭足類、海洋哺乳動物為食。有攻擊人類的記錄。體長最大可超過400公分,成熟體長在260公分以上,胎仔產出體長69~100公分。
利用:
可由延繩釣釣獲,供食用,生鮮、鹽漬或煙燻,魚皮可製成皮革。在台灣是沿近海鯊漁業的多獲性魚種之一,主要漁獲季節在夏季,經濟價值高。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首綱: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亞綱: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目: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科:
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灰真鯊或灰色白眼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