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化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ù huà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物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ù huà |
解釋:
1.事物的變化。《莊子.齊物論》:「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文選.揚雄.甘泉賦》:「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 2.死亡。唐.杜甫〈天育驃騎歌〉:「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宋.秦觀〈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詩:「辯才雖物化,參寥猶夙昔。」也作「物故」。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物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eification |
作者: | 朱啟華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物化」泛指由複雜變為簡單的抽象歷程。我國有「羽化」一辭,指昆蟲由幼蟲蛻變為成蟲;也指由人而成為神仙。西方此字又指將實際的抽象元素變為理念或將物質抽象化;轉變為被事物所制約。 另一人類物化現象,可由歷史的發展觀照,即人在原初自然情境中,與自然界的萬物共存,生時所需取之於自然,死後又復歸自然,也稱物化。自工業革命後,人類利用機器取代手工並大量生產,更有效地控制了自然,生產者與生產工具及產品疏離。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認為工業國家生產工具是資本家所有,勞動者只是生產線上的一員,而產品卻非勞動者所有,即是將人視為生產工具,也是一種人的物化。 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認為「此有」或「我在」(Dasein)是人不斷開啟自身的生活世界,如不斷地用物完成物,是「此有」使得物體存在,才是「真實的存在」。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卻不斷地被生活世界的物體吸引,不斷地由一物轉移到另一物,不斷追逐新世界,忘卻了事物存在的根源「此有」是這種情形,也猶如人的物化。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物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