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詮釋資料物件描述綱要 - 教育百科
詮 | |
釋 | |
資 | |
料 | |
物 | |
件 | |
描 | |
述 | |
綱 | |
要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 (MODS) |
作者: | 張慧銖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詮釋資料物件描述綱要(Metadata Object Description Schema,簡稱MODS)是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簡稱LC)試圖讓「MARC再生」的一項努力。MODS是由美國國會圖書館網路發展部和MARC標準辦公室(Network Development and MARC Standards Office at LC)於2002年6月所發展,原始的設計就是為了圖書館的應用,但後來也被應用至其他的資源描述。由於MODS是由MARC所衍生的詮釋資料,所以大多數MARC的欄位都可以在MODS中找到相對應的資料元素,許多相關欄位亦被重組與整合進MODS的資料元素中,目前MODS最高層的資料元素共有20個。MODS解決了MARCXML複雜的缺點,亦同時改善了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簡稱DC)與MARC轉換時造成的「資訊遺失」問題,也就是說MODS比MARCXML及DC都更適合做為讓「MARC再生」的詮釋資料架構。 MODS 1.0版在2002年公佈並試驗了6個月,試驗之後修正的版本是MODS 2.0,在2003年2月問世,同時建置了MODS討論群(listserv),供使用者參與討論,討論期間至2003年8月止,並在2003年9月公佈MODS 3.0,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0年6月10日公佈的MODS 3.4 版。在MODS的網站上除了列有綱要及說明文件外,亦公佈了MODS_MARC21與MODS_DC的轉換對照表。 MODS 具有以下幾個特性:(1)採用XML語言;(2)採取使用者導向的標籤,讓標籤具有較高的可讀性;(3)將MARC 的資料元素重組,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Library of Congress (2009). MODS User Guidelines Version 3.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v3/mods-userguide.html.Library of Congress (2010a). MODS 3.4.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v3/mods-3-4.xsd.Library of Congress (2010b). MODS Mapping: MARC Mapping to MODS Version 3.4, Retrieved June 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mods-mapping.html. |
|
參考資料: Library of Congress (2009). MODS User Guidelines Version 3.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v3/mods-userguide.html.Library of Congress (2010a). MODS 3.4. Retrieved June 2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v3/mods-3-4.xsd.Library of Congress (2010b). MODS Mapping: MARC Mapping to MODS Version 3.4, Retrieved June 5, 2011, from http://www.loc.gov/standards/mods/mods-mapping.html.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詮釋資料物件描述綱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