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ú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ú |
解釋:
[名] 1.術士,古代指有某種特殊技能或知識的人。《說文解字.人部》:「儒,術士之偁。」《周禮.天官.大宰》:「四曰儒,以道得民。」漢.鄭玄.注:「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 2.學者、讀書人。如:「博學鴻儒」。《紅樓夢》第一回:「忽見隔壁葫蘆廟內寄居一個窮儒。」 3.孔子所創的思想學派。《孟子.盡心下》:「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4.參見「侏儒」條。 [形] 懦弱畏事。通「懦」。《魏書.卷八八.良吏傳.序》:「是故搏擊為侯,起不旋踵;儒弱貽咎,錄用無時。」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術士,古代指具備專門技能或知識之人。《說文解字.人部》:「儒,柔也,術士之偁。」《周禮.天官.大宰》:「四曰儒,以道得民。」漢.鄭玄.注:「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 2. 學者、讀書人。《荀子.儒效》:「用雅儒,則千乘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紅樓夢》第一回:「忽見隔壁葫蘆廟內寄居一個窮儒。」 3. 以孔子為宗師之思想學派。《孟子.盡心下》:「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今之學者,師商、韓而上法術,競以儒家為迂闊,不周世用,此最風俗之流弊,創業者之所致慎也。」 4. 柔順、溫文。《魏書.卷五五.列傳.劉芳》:「為政儒緩,不能禁止姦盜,廉清寡慾,無犯公私。」《鏡花緣》第一九回:「而且無論男婦,都是滿臉書卷秀氣,那種風流儒雅光景,倒像都從這個黑氣中透出來的。」 5. 懦弱畏事。通「懦」。《荀子.修身》:「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唐.楊倞.注:「儒,亦謂懦弱畏事。」《魏書.卷八八.良吏列傳.序》:「是故搏擊為侯,起不旋踵;儒弱貽咎,錄用無時。」 |
|
注音: | ㄖㄨ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儒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