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自遊戲 - 教育百科
獨 | |
自 | |
遊 | |
戲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olitary Play |
作者: | 吳務貞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人類遊戲行為的發展而言,人自初生以迄成長,遊戲行為的發展及遊戲時與別人互動的情形,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各有其不同的特徵,大約由初生至二歲左右,是屬於獨自遊戲階段。此時期的遊戲行為,大部分是自己一個人玩,其遊戲內容與生長情形有密切的關係,遊戲的動作是身體機能發展成熟程度的反映,亦即當嬰兒的動作機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成熟時,隨著某種新功能的運用,有一種新遊戲配合出現。初生後逐漸發展出來的是隨意遊戲,缺少規則與規律,最初由獨自玩弄自己的手腳或觸摸身體而感到愉快,隨後雙手機能進步到可以抓物時,開始玩可以握持的簡單玩具。再由不斷重複自己能夠做到的翻身、踢腳、爬行、坐起、行走、模仿成人的活動等動作玩樂。 一歲以後,會利用玩具從事不同的遊戲,遊戲較有組織,如不停的把玩具從容器中搬出又搬進的重複活動,或推著小椅子是來走去、爬上爬下,透過遊戲方式,使發展的動作機能可以反覆練習,使發展中的技能更為成熟,繼而進行下一階段更成熟的發展。 此時期的幼兒,因身心發展的狀況、活動範圍大都在家庭中,且缺少與別人交往互動的能力,是為獨自遊戲階段。遊戲時會有喃喃自語的情形,若細心傾聽,有時會發現一個孩子兼扮兩種角色,如玩泥巴做蛋糕,同時是賣者又是買者。若有別的孩子出現時,他只是在一旁觀望。 成人的獨自遊戲指一個人單獨進行的遊戲,與團體遊戲對應,如獨自一人玩牌、垂釣、跳繩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獨自遊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