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健身心理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ercise Psychology
作者: 胡天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健身心理學又稱全民(健康)運動心理學。在美國的發展可以追溯自一九五四年克勞斯與賀須蘭(Kraus and Hirschland)比較歐洲與美國學童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之研究,發現美國必須有效提升青少年之體適能水準。六十年代甘乃迪總統持續支持此項政策,而且第一分有關吸煙的醫學報告出爐後,亦鼓勵各個年紀的人們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健身運動及其相關研究於焉蓬勃開展。依據第一本〔健康運動心理學〕教科書(Willis and Campbell, 1992)指出身體活動與健身運動(exercise)兩詞經常互用,不過仍有區別。身體活動是指任何的身體動作;健身運動則僅指身體活動的一部,也就是指有計畫而持續的活動以改善體適能;而體適能係指一個人從事身體活動的能力。因此,健身心理學是指探討參與健身運動的心理歷程及行為的研究。
  這個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項問題:第一,為什麼人們參與健身運動,亦即參與動機之研究;第二,健身運動的持續度,亦即為什麼維持健身運動常常是很困難的;第三,從事健身運動具有什麼樣的短期與長期之心理效果。為了回答這三項問題,主要的理論模式有四:
  首先是桑斯壯(Sonstroem, 1978)及其同事所發展的「參與身體活動的心理模式」(psychogical model for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這個模式假定參與身體活動可以增強體能,並提升自我的體能評估,進一步提高自尊,而且產生對身體活動的興趣。此模式的缺點是不太能夠預測健身運動的持續度,因為初期的興趣與吸引力無法保證健身運持續性。
  接著是「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Rosenstock, 1974)以及修正此模式缺點而發展出的「健身運動行為模式」(exercise behavior model)(Noland & Feldman, 1984),修正後的模式假定:如果人們有正面的自我概念,覺得有內在的控制感來從事健身運動,而且對健身運動抱持著正面的價值,則從事健身運動的準備性高。此時,如果個人與一般環境因素能適當配合,又沒有太麻煩的阻礙的話,人們便會採取健身運動的行動。
  其次,「理性行動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Ajzen & Fishbein, 1980),此理論假定對某項行為的態度與主觀的社會規範這兩項因素,共同決定某行為的意向,某行為的意向再導致行為的產生。其缺點是行為意向不見得能導致行為的產生,因此,一九八五年修正為「規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新的模式假定個人如果擁有更多的資源與機會,而且預期的阻礙不多,則知覺到的控制感較強,此時,行為的意向與行為的產生之間一致性較高。這個模式的優點是能夠回答最困難的運動持續度問題。
  最後一個模式為著名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Bandura, 1977)。自我效能知覺基於四項因素:過去的成就表現、替代性(模仿)經驗、來自社會環境的言語說服,以及生理狀態。自我效能知覺可以有效地解釋健身運動行為的動機與持續度,其缺點是測量方法的概化性不高,必須依據特定的測量方法,來測量特定行為範疇的自我效能知覺,才能準確預測個體行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健身心理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