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à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à |
解釋:
[動] 大聲喊叫。《三國演義》第四五回:「鳴鼓吶喊而進。」 [形] 說話遲鈍、不流利。《漢書.卷七二.鮑宣傳》:「臣宣吶鈍於辭。」唐.顏師古.注:「吶亦訥字也。」唐.柳宗元〈與李睦州論服氣書〉:「今愚甚吶,不能多言。」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nā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ㄋㄚˋ 1. 說話遲鈍、不流利,同「訥」。《說文解字.㕯部》:「㕯(吶),言之訥也。」清.段玉裁.注:「〈檀弓〉作吶,同。」《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鮑宣》:「臣宣吶鈍於辭。」唐.顏師古.注:「吶亦訥字也。」唐.柳宗元〈與李睦州論服氣書〉:「今愚甚吶,不能多言。」大聲喊叫。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三國演義》第四五回:「鳴鼓吶喊而進。」 2. 吸入,通「納」。三國魏.曹丕《典論.論郤儉等事》:「眾人無不鴟視狼顧,呼吸吐吶。」清.黃景仁〈大雨宿青山僧寺〉詩:「勞魂與清氣,息息共吁吶。」 3. 「嗩吶」:樂器名。古觱篥之屬,本回族樂器,原名「蘇爾奈」。音色高亢而宏亮。 ㈡˙ㄋㄚ 助詞,同「哪」。《西遊記》第二九回:「渾家,你卻多心吶!甚麼打緊之事。」 |
|
注音: | ㈠ㄋㄚˋ ㈡˙ㄋㄚ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吶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