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卹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撫慰、憐惜、同情。同「恤」。
    【例】撫卹、憐孤卹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憂慮。同「恤」。《新唐書.卷九十六.杜如晦傳》:「人不卹無官,患才不副。」
2.賑救。《後漢書.卷三十五.張純傳》:「贍卹宗親。」《三國志.卷十六.魏書.任峻傳》:「於饑荒之際,收卹朋友孤遺。」
3.撫慰、憐惜。如:「撫卹」、「憐孤卹寡」。《詩經.唐風.羔裘.序》:「不卹其民也。」《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傳》:「今不卹士卒而徇私,非社稷之臣也。」
[形]
驚恐、害怕的樣子。《文選.枚乘.七發》:「徒觀水力之所到,則卹然足以駭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憂心。同「恤」。《說文解字.血部》:「卹,憂也。」清.段玉裁.注:「『卹』與心部『恤』,音義皆同,古書多用『卹』字,後人多改為『恤』。」晉.潘安仁〈藉田賦〉:「欽哉欽哉,惟穀之卹。」《新唐書.卷九六.列傳.杜如晦》:「人不卹無官,患才不副。」

2. 賑救、救濟。《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張純》:「常分損租奉,贍卹宗親。」《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任峻》:「於饑荒之際,收卹朋友孤遺,中外貧宗,周急濟乏,信義見稱。」

3. 撫慰、憐惜。如:「撫卹」、「憐孤卹寡」。《戰國策.齊策四》:「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卹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民者也。」《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籍》:「今不卹士卒而徇私,非社稷之臣也。」

4. 驚恐、害怕。《文選.枚乘.七發》:「徒觀水力之所到,則卹然足以駭矣。」唐.李善.注:「卹然,驚恐貌。」

注音: ㄒ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