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葫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ㄨˊㄌㄨˊㄍㄨㄚㄏㄨˊㄌㄨˊㄒㄧㄥˊ˙ㄉㄜㄏㄨˋㄍㄨㄚ,ㄌㄧㄤˇㄩㄢˊㄊㄡˊㄓㄨㄥㄐㄧㄢㄒㄧˋㄧㄠㄖㄨˊ:「ㄅㄚˋ˙ㄅㄚㄕㄨㄛ:『ㄓㄜˋㄓㄨㄥˇㄏㄨˊㄌㄨˊㄍㄨㄚㄕㄞˋㄍㄢㄨㄚㄎㄨㄥㄏㄡˋㄎㄜˇㄧˇㄓㄨㄤㄕㄨㄟˇㄔㄥˊㄐㄧㄡˇㄧㄝˇㄎㄜˇㄧˇㄆㄡˇㄅㄢˋㄗㄨㄛˋㄕㄨㄟˇㄆㄧㄠˊ。』」
  2. ㄏㄨˊㄌㄨˊㄓˇㄏㄨˊㄌㄨˊㄍㄨㄚㄌㄧㄤˇㄩㄢˊㄊㄡˊㄓㄨㄥㄐㄧㄢㄒㄧˋㄧㄠ˙ㄉㄜㄏㄨˋㄍㄨㄚㄏㄨㄛˋㄈㄢˋㄓˇㄑㄧˊㄊㄚㄒㄧㄥˊㄙˋㄏㄨˊㄌㄨˊ˙ㄉㄜㄑㄧˋㄨˋㄖㄨˊ:「ㄓㄜˋㄏㄨˊㄌㄨˊㄒㄧㄤㄅㄠㄏㄠˇㄎㄜˇ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葫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植物名:(1)百合科蔥屬,「大蒜」之古稱。參見「大蒜」條。(2)參見「葫蘆」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ô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植物名:

1. 即大蒜。百合科蔥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氣味強烈,地下有大鱗莖。葉細長扁平。夏日開白色小花,作繖形花序排列,莖之外皮作淡紅色,簇生六、七瓣,作籜狀。

2. 「葫蘆」:

⑴ 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別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熟後,皮面光滑。可供食用及藥用。亦稱為「扁蒲」、「匏瓜」、「蒲蘆」、「蒲瓜」、「葫蘆」、「葫蘆兒」、「瓠瓜」。

⑵ 葫蘆之果實。古人常挖出其瓤,空其中作為貯酒器具。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四.弄蘆成詩》:「王筠好弄葫蘆,每吟詩,則注於葫,傾已復注,若擲之於地,則詩成矣。」亦作「胡盧」。

3. 「茈葫」:織形科紫胡屬,多年生草本。葉狹長,披針形,夏秋開黃色小花。根經乾燥後可供藥用。有南北二種,北種品質較佳。亦作「柴胡」、「葫」。

注音: ㄏ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