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塔拉斯,約翰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aras, John (1919-)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俄裔美籍芭蕾舞者、編舞家及教師,父母是烏克蘭人,他生於紐約,九歲開始在一個由阿弗哈蒙可(Avramenko)帶領的烏克蘭民俗舞蹈團獻藝。十三歲成為一個大學戲劇社團的童星,而且開始編些娛樂性質的喜劇作品。偶然的看了一本描寫尼金斯基(Nijinsky)的書,使他受到芭蕾舞藝之吸引,而以十七歲之齡,才開始在紐約隨佛金(Fokin)學舞。從1938年加入在外省巡迴演出中的《浮士德》(Faust)舞劇之演出,開始了他的舞蹈生涯,稍後他隨安德生-伊凡左娃(Anderson-Ivantzova)學舞且繼續到美國芭蕾學校(the 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深造。不久進入美國當地福特芭蕾舞團(the Ford Ballet)當團員,該團又名嘉年華會芭蕾舞團(the Ballet Caravan);該團曾於1939年至1940年,代表福特汽車公司在世界博覽會演出而得名。後來加入嘉德琳娜.小農場芭蕾舞團(the Catherine Littlefield Ballet)。曾演出《穀倉舞》(Barn Dance)、《咖啡協會》(Cafe Society)等舞劇。但是真正能發揮他的藝術天賦,卻是在芭蕾劇院舞團(Ballet Theatre),首先他受聘為舞者,不久開始成為都鐸(Tudor)及李欽(Lichine)編創作品的助教,接著在1945年和諾拉.凱(Nora Kaye)、阿麗希亞.阿隆梭(Alicia Alonso)、安得烈.伊格雷夫斯基(Andre Eglevsky)三人為戴安娜.亞當(Diana Adams)合編了《卡及安娜》(Graziana)。1946年為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的馬柯娃(Markova)以《茶花女》(La Dame aux Camelias)為腳本,改編了《卡蜜爾》(Camille)舞劇。在德.巴希爾(de Basil)的邀請下,他於1947年到歐洲,在倫敦的柯芬園劇院(Covent Garden)及巴黎的夏佑宮(Palais de Chaillot)演出。1948年為舊金山芭蕾舞團(Le San Francisco Ballet)編了《佩瑟佛娜》(Persephona),《人身牛頭怪獸》(Le Minotaure),也為大都會芭蕾舞團編了名作《線條圖案》(Designs with Strings)。同年被聘擔任居瓦公爵舞團(Marquis de Cuevas)的芭蕾舞教師,編了《女青年舞會》(Le Bal des Jeunes Filles, 1950),《塔拉西亞娜》(Tarasiana, 1951),《光線的陷阱》(Piége de Lumière)。1949年他也為香榭里榭芭蕾舞團(Ballets des Champs-Elysées)巴黎季編了《假期作業》(Devoirs de Vacances)、《收音機修理師》(Le Réarateur de Radio)。1956年離開居瓦芭蕾舞團,為艾克松省藝術節(Festival d´Aix-en-Provence)編了不少芭蕾舞作及娛樂作品,也曾為哥本哈根及荷蘭歌劇院工作。他目前定居蒙地卡羅,1956年編了《紐約組曲》(Suite New-yorkaise),《庭院和花園之間》(Entre Cour et Jardin)。塔拉斯.約翰深受到音樂之啟發,將他的感性發揮到舞蹈上,他的芭蕾舞作以編排嚴謹,充滿活力,動作優雅著名。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塔拉斯,約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