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姬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ㄍㄨˇㄉㄞˋㄉㄨㄟˋㄈㄨˋㄋㄩˇ˙ㄉㄜㄇㄟˇㄔㄥㄖㄨˊ:「ㄇㄟˇㄐㄧ」、「ㄩˊㄐㄧ」、「ㄐㄧㄐㄧㄤ」。
  2. ㄍㄨˇㄉㄞˋㄉㄨㄟˋㄑㄧㄝˋ˙ㄉㄜㄊㄨㄥㄔㄥㄖㄨˊ:「ㄕˋㄐㄧ」、「ㄔㄨㄥˇㄐㄧ」、「ㄐㄧㄑㄧㄝˋ」。
  3. ㄐㄧㄡˋㄔㄥㄘㄨㄥˊㄕˋㄍㄜㄨˇㄅㄧㄠˇㄧㄢˇ˙ㄉㄜㄋㄩˇㄗˇㄖㄨˊ:「ㄍㄜㄐㄧ」、「ㄨˇㄐ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古代對婦女的美稱。
    【例】美姬、虞姬、戚姬
  2. 古代對妾的通稱。
    【例】侍姬、寵姬
  3. 舊稱從事歌舞表演的女子。
    【例】歌姬、舞姬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古代對婦女的美稱。如:「美姬」、「虞姬」、「戚姬」。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詩:「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2.古代對妾的通稱。如:「侍姬」、「寵姬」。《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3.舊稱從事歌舞表演的女子。如:「歌舞姬」。《紅樓夢》第五回:「那寶玉忙止歌姬不必再唱。」
4.姓。如漢代有姬嘉。
解釋:
「姬」的異體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姓。相傳黃帝姬姓,周朝祖先后稷為黃帝後裔,亦姬姓。段注本《說文解字.女部》:「姬,黃帝居姬水,因水爲姓。」

2. 周朝之代稱。晉.劉琨〈勸進表〉:「雖有夏之遘夷羿,宗姬之離犬戎,蔑以過之。」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時更七代。」

3. 婦女之美稱。《字彙.女部》:「姬,婦人美稱。顏師古曰:『姬本周姓,其女貴於眾國之女,所以婦人美號皆稱姬。』」《詩經.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歌。」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詩:「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4. 妾之通稱。《集韻.平聲.之韻》:「姬,眾妾總稱。」《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三國演義》第八回:「叵耐逆賊!戲吾愛姬,誓必殺之!」

5. 舊稱從事歌舞表演之女子。《北史.卷五一.齊宗室諸王列傳上.清河王岳》:「性華侈,尤悅酒色,歌姬舞女,陳鼎擊鐘,諸王皆莫及。」《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你如今有此等名姬相交,何必還顧此糟糠之質?」

注音: ㄐ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姬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