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長地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天長地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似詞: | 地久天長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釋:
天地永恆無窮的存在著。語出《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後用以形容時間悠遠長久。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明.高濂《玉簪記》第一九齣:「天長地久君須記,此日裡恩情不暫離,從此後情詞莫再題。」也作「地久天長」、「天長地遠」。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天長地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指天地永恆無窮的存在。語出《老子》第七章。後用「天長地久」形容時間的長久無止盡。 |
|
典故說明: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楚國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後世以為道家始祖。著有《老子》一書,書中闡述道、德的意義,故又稱《道德經》。全書五千多字,內容廣泛,由養生修身,乃至治國用兵,均有極為精闢的論述,為先秦諸子中道家的代表著作。老子思想主張無為而治、天人合一、清靜寡欲。在《老子》第七章中,提到天和地會永恆無窮的存在著。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不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永久長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以眾人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能獲得眾人的愛戴,走在眾人的前面;將自己置於度外,不以自身為意,所以能保全自身的生存,這是因為聖人能無私,所以可成就自己。老子認為「天地」是客觀存在的自然,是「道」所生,並依「道」的規律而運行。此處老子讚美天地的長久不絕,同時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能效法天道,切實仿效天地的無私無為,才能成就自身。後來原文中的「天長地久」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時間的長久無止盡。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時間的長久無止盡。 使用類別 例句
|
|
書證:
01.《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源)
02.漢.張衡〈思玄賦〉:「天長地久歲不留,俟河之清祇懷憂。」
03.《南史.卷二六.列傳.袁湛》:「天長地久,四時代謝,靈化悠遠,生不再來,所以據洪圖而輕天下,吝寸陰而賤尺璧。」
04.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05.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三折:「此一去不回頭,好教我這煩惱越感的天長地久。」
06.明.高濂《玉簪記》第一九齣:「天長地久君須記,此日裡恩情不暫離,從此後情詞莫再題。」
07.清.康有為《大同書.甲部.入世界觀眾苦》:「其既得聯婚,連枝比翼,情意既洽,歡愛無窮,形影不離,以為天長地久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