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傷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ㄆㄧˊㄖㄡˋㄆㄛˋㄌㄧㄝˋㄖㄨˊ:「ㄨㄞˋㄕㄤ」、「ㄕㄤㄎㄡˇ」、「ㄕㄤㄏㄣˊ」、「ㄉㄠㄕㄤ」。
  2. ㄙㄨㄣˇㄏㄞˋㄏㄠˋㄙㄨㄣˇㄖㄨˊ:「ㄕㄤㄕㄣˊ」、「ㄕㄤㄋㄠˇㄐㄧㄣ」、「ㄔㄨㄎㄡˇㄕㄤㄖㄣˊ」、「ㄧㄢㄐㄧㄡˇㄕㄤㄕㄣ」。
  3. ㄈㄤˊㄏㄞˋㄖㄨˊ:「ㄨˊㄕㄤㄉㄚˋㄧㄚˇ」。
  4. ㄍㄢˇㄉㄠˋㄅㄟㄅㄟㄊㄨㄥˋㄖㄨˊ:「ㄅㄟㄕㄤ」、「ㄧㄡㄕㄤ」、「ㄕㄤㄒㄧㄣ」、「ㄕㄤㄅㄧㄝˊㄌ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g
解釋:
  1. 人或物體受到損害的地方。
    【例】創傷、療傷止痛
  2. 耗損、損壞。
    【例】傷身、傷神、傷腦筋
  3. 毀謗、得罪。
    【例】出口傷人
  4. 妨礙。
    【例】無傷大雅
  5. 憂心悲痛。
    【例】傷別、傷慟、悲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g
解釋:
[名]
1.皮肉破損的地方。如:「他腿上有一處傷。」
2.姓。如春秋時宋國有傷省。
[動]
1.受傷、使受傷。《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越因伐吳,敗之姑蘇,傷吳王闔廬指,軍卻七里。」
2.耗損、毀壞。如:「傷身」、「傷神」、「傷腦筋」。
3.妨礙。如:「無傷大雅」。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一六首之一六:「濟水澄而潔,河水渾而黃,交流列四瀆,清濁不相傷。」
4.毀謗。如:「出口傷人」。《呂氏春秋.離俗覽.舉難》:「人傷堯以不慈之名。」
5.悲痛,使憂心悲痛。如:「傷別」、「傷慟」、「傷兮感舊」。《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隋書.卷七○.李密傳》:「柴孝和溺死於洛水,密甚傷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o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皮肉破損的地方。
  2. [[動] ] 受傷、有害於。
音讀: siu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太、過分於。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受創、使受創。《說文解字.人部》:「傷,創也。」《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越因伐吳,敗之姑蘇,傷吳王闔廬指,軍卻七里。」

2. 皮肉破損之處。如:「傷口」。《左傳.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傷而死。」

3. 耗損、毀壞。三國魏.嵇康〈養生論〉:「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傷身。」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曉鶯工迸淚,秋月解傷神。」

4. 妨礙。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一六首之一六:「濟水澄而潔,河水渾而黃,交流列四瀆,清濁不相傷。」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小娘子就靠著小官坐一坐,可也無傷。」

5. 悲痛,使憂心難過。《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隋書.卷七○.列傳.李密列傳》:「柴孝和溺死於洛水,密甚傷之。」

6. 毀謗、詆毀。《呂氏春秋.離俗覽.舉難》:「人傷堯以不慈三名。」《封神演義》第四八回:「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傷人,欺吾太甚!」

7. 姓。如春秋宋國有傷省。

注音: ㄕ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傷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