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莫瑞路易斯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urray Louis Dance Company
作者: 李斌榮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1953年莫瑞.路易斯(Murray Louis, 1926-)開始了舞團的雛形,直至1963年,才成立永久性的舞團,並巡迴國際及全美各地。1951年畢業於紐約大學的莫瑞,從1949年即開始和艾文.尼可萊在亨利街劇場合作為艾文尼克萊舞團的首席獨舞者,並為劇場的副總監直到1969年。莫瑞的肢體風格是幽默的,他不會因為跳舞而跳舞,而是關心其「設計」和「美學」,他更是一位舞蹈的倡導者,開創了大師課程及工作坊形式的教學方法。舞團的舞者大部分和艾文尼克萊舞團的舞者共用,包含了菲利絲.萊姆哈特1933-、葛雷迪.巴林(Gladys Bailin)等人,他使用的音樂非常廣泛,從尼克萊的電子音樂,到大衛.布拉倍(Dave Brubeck)的爵士四重奏,到柴可夫斯基、布拉姆斯的古典音樂等;莫瑞曾受邀到漢堡芭蕾舞團、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蘇格蘭芭蕾舞團、巴歇瓦等舞團編舞,並在80年代為魯道夫.紐瑞耶夫編舞。他的著作《舞蹈內部》1981把曾在舞蹈雜誌的文章集結而成,是部探討舞者生涯的一部著作;1972年,他拍攝的《舞蹈的藝術形式》基本上是在闡述尼克萊、路易絲的技巧,包含了空間、形式、時間、移動及樂器的身體等五部分,1987年美國公共電視大師系列,播放其紀錄片《尼克與莫瑞》,莫瑞為「美國國家藝術贊助基金會」的委員,1977年獲得舞蹈雜誌獎。主要獨舞作品有《妄想》(Chimera)1966,群舞作品有《舒伯特》1977,《午後》1980等。舞團在1989年和尼克萊舞團合併為尼克萊和莫瑞路易斯舞團。
參照:
泰瑞.楚克(Terry Trucco)《紐約舞蹈專書(The New York Book of Dance)》1995,城市公司(City & Company)、蘿絲.雷昂(Ruth Leon)《喝采:紐約表演藝術指引(Applause: New York´s Guide to the Performing Arts)》1991,喝采劇院叢書出版社(Applause Theater Book Publishers)、賽瑪.珍妮.科恩(Selma Jeanne Cohen)《國際舞蹈百科全書(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莫瑞路易斯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