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牛津大學出版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祝于平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牛津大學出版社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同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同時也是最具權威的出版社之一。為免於落後其他的大學,牛津大學的評議會(Convocation)於1584年批准貨款100元英磅給當地一名書商Joseph Barnes,成立一所印刷社,並指定其為第一任印刷者(Printer)。Barnes在1585年印製了第一本書,比劍橋大學晚了一年。牛津與劍橋出版社的歷史孰長孰短,曾是兩校爭論的焦點,雖然牛津後來承認晚於劍橋,但法官卻判定二者的歷史都是「遠超過歷史所記載的」。
  出版社雖然成立了,但直到1632年才經由校長William Laude向國王查理一世爭取到特許,得到特許狀(Letters Patent)准予印刷出版書籍。Laude曾任總主教;1629年起擔任牛津大學的校長,上任後隨即修訂該校組織規章。他本人酷愛收集手抄本,熱衷學術研究。這些因素促使他鼎力支持出版社,充實其財源、增添設備。他認為大學出版社要辦的好,須有3要素:金錢、建築、及一個有權威、博學多聞的人來管理。除此之外,他更為出版社爭取到印刷[聖經]的特許,在當時,印[聖經]為出版社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John Fell為牛津的主教,牛津大學的副校長。他自1922年起參與出版社的業務,4年後正式接掌出版社。他從荷蘭購買最好的印刷設備,並力促造紙廠的設立。1672年他更親手草擬出版社第一分計畫書,主張出版書並非為牟利,應以方便學者的研究和興趣為前提;反對出版社淪為商人牟利的工具。Laude為出版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Fell的遠見則替出版社確立了方向,有人認為他二人才是出版社的創辦人。
  牛津大學在1690年時自Fell手中接下了出版社,交予一委員會管理,由副校長擔任主席。在18世紀初期,此委員會聲名狼藉,他們對提倡學術研究漠不關心,每年平均只開一次會,每3年出一本書。牛津學者William Backstoue被任命為委員後,眼見出版社日趨沒落,遂致書副校長,力陳弊端,並對業務提出改革建議。他的意見經採納後,改變了出版社的行政管理,逐漸步上軌道。
  出版社由一出版委員會(Delegates of the Press)負責管理。該委員會由牛津的資深學者,以及一群由各領域傑出人士組成的財務小組所聯合的組織。出版社成立的目的是要藉由出版書籍、學術性刊物,幫助牛津大學推廣知識。在性質上是屬於非營利的大學出版社,為牛津大學的一個部門,沒有股東,無需分紅,也無利潤,若有盈餘,則用在教育及學術研究上。與其他大學出版社不同的是,它是世界性的出版社。另一方面又類似大型的商業出版社,以商業性質去經營。
  1896年該社在紐約成立第一家分公司,之後陸續在世界各地成立許多分公司及代表辦事處,遍布五大洲。這些分公司不僅要銷售牛津出版的書,同時也要依據所在地的風土人情和需要,出版適合的教育、學術性出版品,並且有各自的出版計畫。
  在1950年及1960年代,該社著重在英國文學及學術性的出版品;自1970年代起,逐漸擴大出版範圍。舉凡人文、藝術、醫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兒童文學等都有涉入。出版的媒體,也由單純的紙本,擴大到視聽、光碟資料,以及電子形式資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牛津大學出版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