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發展 - 教育百科
認 | |
知 | |
發 | |
展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gnitive Development |
作者: | 王文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認知發展的界定方式有如下幾種: 古德(C.V. Good)認為:依照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說法,認知發展指的是兒童思考歷程的發展,係透過對環境的適應和資訊的同化而成。 傅來福(J.H. Flavell)認為當指皮亞傑研究的思考與智力,經由同化調整歷程而獲得的發展。 倪爾(A.F. Nell)指出,依照皮亞傑的觀點,即是一種心智發生學(mental embryology)。智力具有結構、功能與內容。 布萊安特(P.E. Bryant)從認知發展的研究方法出發,分別指出三種不同的重點,即知覺、語言發展及邏輯發展的研究。 殷赫德(B. Inhelder)將認知發展視為按階段呈現的智能發展。 菲利浦(J.L. Jr. Phillips)視認知發展攸關高等動物中樞組織的作用,而這些作用具有局部自主性,正如同動物為環境的主動作用者,而不單是被動的反應者。基本上,它又與結構有關而不與內容有關,亦即與心智「如何」作業有關而不與心智作「什麼」有關;較重視對行為的了解,而不以預測和控制行為為重點。 卜拉斯基(M.A.S. Pulaski)指出: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研究涉及心靈的智能活動,包括思考、認知、記憶、覺察、再認或概化等,用以協助我們了解不同階段、年齡的兒童所覺察的世界,以及他們發問與解釋資訊和成人有別的理由。 綜合上述,認知發展可從認知結構、功能與內容三方面分析。又根據皮亞傑的看法,須經由同化調整的歷程,吾人的智能始能發展。研究認知發展的目標在於了解吾人的認知行為。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發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