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讌樂 - 教育百科
讌 | |
樂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Yen Yüeh |
作者: | 劉鳳學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舞種類名稱。又書寫為「燕樂」、「宴樂」。屬儀式舞蹈。它的起源很早;一、自周朝歷經漢魏至唐宋,其間二千年間,其樂曲結構、樂舞功能,均隨朝代更替、帝王之喜惡,有不同的呈現。「讌樂」最早文獻見於《周禮》,係指天子與諸侯宴飲時之樂舞,多為俗樂,非祭祀禮儀中所舉行之「六大舞」及「六小舞」。至漢朝(西元前206∼西元220)時代,宴會中賓主起舞,兼具社交禮節與娛樂功能〔見本辭典蔡邕不起舞、以舞相屬、李陵起舞等則目〕。唐朝(西元618∼西元907)是「讌樂」鼎盛時期,該時,藉其表演之功能性,以達成炫耀國力,敦睦邦交。二、貞觀十四年(西元640)有祥瑞景雲出現,張文收(?∼西元670)作「景云河清歌」,名曰「讌樂」,奏之管絃,為諸樂之首。「十部樂」之第一部即是「讌樂」。「讌樂」包括四首樂舞:一、《景雲樂》二、《慶善樂》三、《破陣樂》四、《承天樂》。這四首樂舞之歌頌焦點集中在唐王朝及唐太宗(西元627∼西元649)。這四首樂舞也被列入「坐部伎」,其儀式性與欣賞性更形提高。大型的一百二十名舞者的《破陣樂》,也同時列入「立部伎」。「讌樂」的樂曲,形式上採用雅樂規範,樂調、樂曲均有胡樂及俗樂之成份。 |
|
參照: 《周禮.卷二十四》、《舊唐書.音樂一》、《唐會要.卷三十三》、《唐代音樂史的研究》。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讌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