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 yǒ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大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 yǒng |
解釋:
勇的最高表現。如:「周處除三害是大勇的表現。」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大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陳雪麗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勇」出於〔孟子.公孫丑上〕,是孟子引用曾子對學生子襄說的話:「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在這段話之前,孟子曾對公孫丑表示不因富貴而動心,即是要有勇氣抵抗富貴的誘惑;正義凜然,才能無所畏懼。因而引用曾子教誨學生子襄的話,說明所謂「大勇」就是:當別人對我無禮的時候,就要自我反省一下,是否自己有不義之處,如果是自己理屈,即使對方只是一個穿著粗劣的貧民,也不能不怕他三分;如果反省之後,確定自己有直有義、無所愧疚,即使是面對千萬個強敵,也要勇往直前,毫不畏懼。 孟子所說的「大勇」的真義,不在於匹夫之勇,而在於理的曲直;曲直則根據義來判斷,先要反求諸己,確定自己所行合乎「義」,就可以一往直前、無所畏懼的做去。所以在〔孟子.告子上〕也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就是說生命與義都是個人所珍愛的,如果兩者不能同時得,那麼就寧可捨棄生命,而要守住義。可見義此生命更重要,舍生取義,就是這種「勇」的精神的表現。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